第229页

苏好忍不住问道:“你大舅来这边当了几年的乡长?”

“好像有几年了,具体是几年我也搞不清楚。”叶建华笑笑:“听我妈说,要是没我大舅过来当乡长,咱脚下这条平路还没有呢。”

苏好暗自惊讶,随后又释然了。

若是大舅来这上任时间不长,不超过三年的功夫,那没条件修更好的路,也是正常的。

一个落后的乡镇,三年时间的耕耘就想出成绩,这太难了。

吴江乡的珍珠养殖才开始两年,今年能采收第一批珍珠,若是以后经济状况好些,以大舅的睿智,修路肯定会第一个提上日程的。

苏好陪着叶建华去吴江粮管所报道。

粮管所的位置不难找,就在吴江乡老街的尽头。

老街的路面是青石板铺就的,石板的棱角已被磨损的光滑圆润,仿佛在安静述说着百年间的风霜雪雨。

街道两边的屋子大部分是木石结构的,一座挨着一座,有两层的,一层的,最高不会超过三层。

偶尔能在夹缝中找到几间黄泥筑就的低矮平房。

许是年代久远了,有些房屋已经微微倾斜,若不是周围联排的屋子紧紧夹住,那老化的屋子恐怕早就塌成了一摊废墟。

商户门把木质门板一块块的卸下来,放置在屋角,木质的窗户大开着,前后通透。

苏好静静打量着,发现这里的建筑很少见到雕花与画栋,就连顶梁柱都是最原始的原木色,屋顶也没有漂亮的飞檐,只简单用瓦片盖严实了就行。

孩童们在街头巷尾打趣玩闹,货郎挑着扁担沿街叫卖声,妇人们挎着竹篮伫足谈笑,麻雀停留在电线杆上悠闲鸣叫……交织出生趣盎然的市井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