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页

从云阳来到京城,发现除了干农场的活之外还可以蒸馒头卖馒头卖包子赚钱。

每天干完农场的活立刻就睡觉,每天都是凌晨三点钟起床去蒸包子蒸馒头,他们哪一天不辛苦,可是他们愿意坚持。

后来陈东方也看他们太辛苦,就不给他们安排农场的活了,让他们全职去卖包子,赚钱比农场多的多。可是他们不忘本,就是不拿工资,也天天在农场干活,说不能让村里的老少爷们戳脊梁骨。

陈明亮捐完计划要捐的钱就回来了,回来的路上还有人抱怨没有拍摄到好的宣传素材。

当然没有什么好素材。他们这趟公益之行其实是来旅游的,一个家庭过来一趟花费一万多,实际捐款还不到两千;陈明亮这个捐款大户就离谱了,他把钱直接放在学校里,说免除学生的学杂费,用完为止。

很多人是不认同他的做法的,当地那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了,怎么还能读书。

这个陈明亮也没办法,他只能帮助那些愿意改变命运的人。

经过一番荡涤心灵之旅,回到京城,陈明亮终于内心不愧疚了,可以坦然面对那些债主施工商了。

这才发现,他的新农场工地上监工是真的多,这里简直成了农大学生们的实习基地。

蔬菜大棚要怎么建,水果大棚怎么建,花草大棚怎么建,滴灌管道怎么铺,同学们讨论的都很热烈。

就连普通的民用建筑该怎么修,规范是什么,图纸上是怎么设计的,为什么要更改,钢筋粗细怎么测量,混凝土标号怎么检测。

这些人果然比监理还难缠,而且精力旺盛容易较真。

施工商天天小心翼翼的,反而不用专门去打点监理了,因为没什么用。有一点小毛病早就被同学们给查出来了。

那些农业大棚里的秧苗能够及时的种好,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肯定不是白忙活,陈明亮指示陈东方按天给他们发工资呢,而且还管饭,工资也就比小工少一点,但是比出去发传单多多了,很多人在这里乐不思蜀了呢,大四的学生们更是吃住都在这里,晚上打牌都要在大棚里,得出的结论说是牛粪的味道要比鸡粪好闻。

新基地这里也践行了老冠军农场一些好的做法。

他们还在学生中开展沼气池设计大赛,获奖的学生都有一笔不小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