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沈晓蓉有些高冷,拒绝了成文阁的一番好意,也用不着成文阁、钱爱国在学校门口等她。

那是朱校长意识到一个小女孩有可能害怕穿过“六一堂”,吩咐传达室里的老孙头,瞧见沈晓蓉来了,就送她去“六一堂”后面院子里的钢琴教室。

老孙头听说沈晓蓉是县高官的女儿哪敢怠慢,积极性很高。

甚至于连黄瀚、张春梅几人都沾光了,学校放假了,食堂没有人上班,因此没地儿打开水。

这时可没有电水壶和热得快,要开水得拎着开水瓶去北大街上的茶水炉花钱买,一分钱一瓶。

这年头几乎是买什么都排队,买一瓶开水也是如此,有时候还得站在那里等着水烧开,太不方便了。

许多年轻人恐怕这辈子都没见过专业卖开水的茶水炉,三水县最后一个茶水炉应该是九二年寿终正寝。

老孙头看传达室,需要煮饭、烧菜,所以每天升蜂窝煤炉,他现在每天主动给钢琴教室送一瓶开水。

他仅仅是贴点工夫,因为蜂窝煤是学校供应的,学校已经接通了自来水。

邱老师依旧云淡风轻,得知《老师慢些走》这首歌有可能上广播电台播放也没有显得过于激动。

她依旧细心指点黄瀚练琴、唱歌,不时露出满意的微笑,她还认真教黄瀚给钢琴调音。

第一百七十三章 当上一把手

实验小学的这架旧钢琴之所以能够用了这么久,完全是邱老师精心维护的结果。

她当然不是专业的调音师,此时整个三水县也没这样的人,她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自己研究、摸索,掌握了给这架钢琴调音的技术。

说不定换一架钢琴,她就有可能玩不转。

后来邱老师发现虽然黄瀚弹钢琴的资质一般般,完全是靠恒心勤学苦练才进步得很快,但是学调音和维护钢琴简直是个天才,一点就透还能够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