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

山雨欲来风满楼,黄瀚感觉到了历史大方向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魂穿发生一丝一毫改变,逆流将要袭来。

不少个体经营者,特别是“倒买、倒卖”物资给国营、集体单位赚取不菲差价的个体户,将要属于“经济犯罪”,被打击在所难免。

开饭店、卖服装的个体户被收拾的少之甚少,因为这些人的生意是面向老百姓,谈不上是扰乱国家计划经济、冲击社会主义市场。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龄女知青的工作岗位

不管如何,国家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是不争的事实。

发展中没有任何成功的例子可以借鉴,完全靠摸着石头过河,前进的途中一波三折在所难免。

黄瀚只能做到不让亲人受到惊吓,其余人只能自求多福。

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老宅建成了,黄哲远摆下流水席招待来道贺的亲朋好友。

炮仗放了有几箩筐,来看过黄家新宅的人都一脸羡慕。

黄哲远老两口和黄道武一家三口搬回祖宅,黄宪礼和未婚妻喜滋滋收拾房子准备结婚。

黄瀚家的祖宅用不着装修,只是做了不起灰尘容易打扫的“水泥磨子”地面。

楼上三十个平方米的房间用来做办公室,楼下八十五个平方米没有完全隔断的房子摆二十五台缝纫机都不会挤。

未雨绸缪的黄瀚早就进行了电增容,不仅仅接了民用电,还申请了三百八十伏的工业用电。

这是因为当下绝大多数机器都是用工业电,从沪城或者广东买回来的工业缝纫机应该也是。

现在的房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四台缝纫机和四张长凳,“双肩包”的产量一天保持在八个左右,满二百只就麻烦成胜利捎去沪城。

上周星期天跟宋春华达成共识后,她当时就开始考虑镇里跟“自强服务公司”的合同怎么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