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页

黄瀚认为张芳芬这样学习效果不好,想给她找一个和一大群人共同学习的地方。

特意打听了哪里有职工夜校,没几天就联系上了“东方红布厂”开办的文化补习班。

现在张芳芬每周一三五的晚上七点去上课,晚上九点放学,星期天白天上一整天课。

八十年代初期,一切都在复苏,国家清楚地认识到十年教育事业的荒废,导致青壮年文化程度普遍下降。

为了支持职工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一九八二年三月,财政部发出《关于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和开支范围的暂行规定》的补充通知。

于是乎,职工夜校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如“东方红布厂”这样的利税大户,可以从上交的利税中提取百分之三的经费用于职工再教育。

黄瀚得知张春梅的妈妈兼任“东方红布厂”夜校的副校长后,请张春梅回家跟张妈妈谈了谈。

因此张芳芬可以去“东方红布厂”夜校的“基础班”参加学习。

太多女工约等于没有文化基础,跟张芳芬这个识字没有上过学的差不了多少,夜校“基础班”从汉语拼音开始教学,张芳芬学得津津有味。

她还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儿子女儿都可以辅导她。

文凭热已经开始,接下来愈演愈烈,有文凭的干部更加容易得到提拔的机会。

黄瀚尝试劝黄道舟报党校的大专班,可惜被黄道舟以工作正是紧要关头太忙了不可能安心读书拒绝了。

不是黄道舟没有了上进心,而是他真的放心不下投入了全部热情的液压元件厂。

黄道舟见儿子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留了余地,表示厂子步入正轨后他就报名。

党校最乐意接收如黄道舟这样的学生,因为省里、市里、县里都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提倡企业一把手抽出时间去党校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