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页

上个月月底,黄道舟在物资局开会时,钱普义、李章荣几个得知黄道舟拿到了一千八百多稿费,都起哄要黄道舟请客。

于是乎,物资局七八个主要领导、党委委员加上刘经理、祝厂长都来“事竟成饭店”喝酒。

然后大家一致要求黄瀚参加,理由很充足,局长陈义华没见过黄瀚。

钱普义、刘经理等等经常在陈义华面前提起黄瀚,都认为黄瀚是个天才。

老牌大学生陈义华根本不相信,但是他没有轻视黄瀚,那是因为黄瀚能弹钢琴、作词、谱曲。

钱普义几个一定要让黄瀚和陈义华见上面,他们心里还期待着黄瀚天南海北一番胡侃,直接把不太合群有着知识分子傲气的陈义华侃晕呢!

然结果大出所料,黄瀚和陈局长聊得很投机,一直在谈陈义华做翻译时跟苏联专家打交道的趣事,聊苏联的异国风情。

陈义华曾经在苏联学习过半年,算不上留学,应该属于短期培训班。

那时的中国学英语的人数远不如学俄语的,陈义华就不懂英语,精通俄语,几杯酒下肚来了兴致,还用俄语背诵了《海燕》。

第四百六十章 聊到苏联去了

通过这一次的接触,陈义华和黄道舟的交往逐渐增多。

原因很简单,陈义华被黄瀚的见识惊着了,认为黄道舟能教出这样的儿子真不简单,应该跟他是一路人。

此时见沈建华和姜县长都谈起了物资紧张,黄瀚不由得想起了苏联老大哥,条件反射般想起了精通俄语却没有用武之地的现任物资局局长陈义华。

戈尔巴乔夫还没上台,此时是安德罗波夫时期,也在进行一系列改革,离苏联解体还早着呢,但是能够肯定八三年的苏联肯定好不到哪里去,贪污腐败肯定很严重。

此时的个体户肯定不可能跑去中苏边境做买卖,但是国营单位完全可以去试试。

三水县本来就有外贸公司,去中苏边境搞易货贸易,缺什么手续可以跑上级单位补办,不是私人发财,一切都相对容易许多,被谁抓了县委可以出面作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