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页

既然开局西大街商业街的房产就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黄瀚当然不屑于跟大家抢。

其实去沪城、杭城、省城买房子更有赚头,实在犯不着玩窝里横。

八四年,那个南海边圈圈内在建的国贸大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三水县没这个牛逼。

但是做到了一个月内拿下基础,半个月一层楼的神速,意味着一栋六层大楼,四个月肯定能够封顶。

这完全得益于三水县运力强大,能够保障建筑材料及时到场的缘故。

水运有一两千条载重八十吨左右的挂浆船,陆运除了各单位的解放、东风、跃进等等卡车,还增加了三千多辆属于个体户的拖拉机。

第五百四十三章 蔚然成风

三水县商业街工程能够有足够材料大干快上的最根本原因是省里支持。

老首长知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在省里和其他常委沟通,特意为三水县商业街工程开了常委会。

会上常委们共同拍板决定集中力量给足三水县商业街工程需要的钢材、水泥、电力计划。

再加上秦昆仑牵头跟老毛子以货换货,物资局一把手陈义华一直带队常住黑河,弄回来了大量电解铜,串换了很多螺纹钢,使得西大街工地没有出现停工等材料的现象。

县里、乡镇的干部都没有预料到单位、个人对能够在西大街拥有房产热衷得过了头,地皮都不够分。

各乡镇仅仅是开大会动员了一两次而已,建设资金基本上都落实到位了。

有两个大镇还在嚷嚷,要求凑不足资金的乡镇让位置,把地块转让给他们。

乡镇的区别太大了,为了公平起见搞了一刀切,要求一个乡镇建一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