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县的柴油机产品原本就是国内名牌,当下的实力不弱于“常柴”,技术就是来自于苏联。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生产不出如“卡玛斯”那样的重卡,生产轻卡有什么不可以,质量保不准能够超过国产跃进牌。
他道:“以前这种事想都不敢想,现如今还就真的有可能。唉!老大哥今非昔比呀!”
黄瀚道:“你可以先想办法换回一些发动机,以我们县‘惠农集团’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生产出轻型卡车应该不难。”
“难也不怕,我想办法请回几个苏联的工程师,不懂咱们可以学啊!”
“叔叔,你不但要请生产发动机的人才来指导咱们生产,还得请些研究制冷压缩机的工程师。”
黄道舟立刻点头道:“对对,我们‘全力企业’一直在搞研发,已经跟制冷设备研究所合作,如果能够挖得到苏联的人才,学到他们的技术,肯定事半功倍。”
陈义华是大学生,当然知道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他道:
“我知道技术革新太重要了,苏联的教育程度比较高,某些方面的技术确实领先我们许多。
我肯定要为我们县的企业寻找专业对口的人才。”
黄道舟道:“人才难得,我们肯下血本,哪怕承诺给人家发美金都是可以商量的。”
“嗯!真的承诺以美金发报酬,我更加有信心。可是美金太难审批了,你们‘全力企业’做得到吗?”
“没关系,有‘华美风’呢,他们的箱包出口量月月递增,申请一些美元现金不算太难!”
“对呀!你们‘全力企业’条件得天独厚。放心吧,我苏联的朋友现在是大学教授是系主任,他能够联系到各种专业人才。
今年,我一定给你们至少请两三个专家级的人才回来。”
钱普义道:“‘惠农集团’生产的拖拉机供不应求,春天刚刚上马了一条新生产线,他们恐怕未必热衷于再次技术革新啊!”
陈义华道:“嗯!取得一些成绩就喜欢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是通病,哪能由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