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页

“三水县发展得很好,每个口子都有专人负责,你要做出成绩最好另辟蹊径。”

“另辟蹊径?太好了,我特希望与众不同呢!”

“三水县的领导们都在抓经济建设,你用不着插一杠子,放手让他们好好干就行了。

你这时候提出来引进人才、储备人才,并且一开春就组队跑高校,争取为三水县搞回来几百、上千大专、本科毕业生,多有意义?”

“咦!这还真就是另辟蹊径呢!只不过人家大学生恐怕不肯来一个县城吧!”

“以前不敢想,现在可以试一试,毕竟我们县现在很出名,又是全国典型,而且即将升级县级市。”

“这也未必能够吸引本科生啊!”

“县里砌人才楼、专家楼,承诺只要来三水县,本科生给安家费一千块,大专生给五百,本科生分三居室、大专生给两居室,待遇在国家标准基础上上浮百分之二十。”

“嗬,真这么搞,这事儿还就不难,只不过三水县安排得下这么多大专生、本科生吗?”

“全力企业”、“惠农集团”、“江河船舶集团”、“快哉风电器厂”、“阳光集团”、“苏能热电厂”、“第一机械厂”等等,哪一家不能接受几十大学生?

“也是,三水县的好单位不少,大学生比例太低,确实应该引进人才,否则企业没有后劲。可是给出这么好的条件,通得过吗?县里要增加不少负担呢!”

“用不着县里出钱,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县里只需给政策,负责联系给干部编制。”

“不是每个单位都重视人才引进吧!”

“我至少能够保证‘全力企业’求贤若渴,也能确保“惠农集团”不敢不要。

只要县里达成一致,一旦发现哪些单位不好好安排大学生,善待大学生,立刻把这些单位的领导班子调整。把嫉贤妒能的干部一撸到底。”

秦淑洁笑了,道:“这么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