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年底前压四个亿的库存。”
“是的!”
“加上原材料、压缩机和其他配件的库存,恐怕要使用贷款不低于五个亿吧?”
“用不着这么多,我们今年的盈利铁定超过三个亿,库存四个亿那是出厂价,成本价不足三个亿。”
“贷款最好还是多多益善,尽量用足‘三水城市银行’的额度,实在用不了可以大量购买电解铜、镀锌板、冷轧板。”
“我知道,虽然今年资金压力不大,我不但没有减少省工商银行的贷款额度,还从城市银行贷款两个多亿,现在我们库存的原材料能够用一年多。”
第七百五十八章 喜得贵子
原本轨迹的黄瀚是十六岁顶替黄道舟进入物资系统工作,干了整七年。
这段记忆深刻。
那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物资系统风光无限的好时候,物资局的公司生意太好做。
钢材、钢板、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等等价格一路上扬,只要能够进得到货,根本不愁卖。
但是到了九三年就不行了,钢材包括绝大多数物资价格来了一次断崖式下跌,物资系统简直是哀鸿一片。
后来的物资系统就变成了每况愈下,最后树倒猢狲散。
就是因为有明确的记忆,知道在九三年之前备足库存,占用资金产生的银行利息远低于涨价幅度。
因此黄瀚一直都建议黄道舟尽可能多的使用贷款,第一选择大量购买电解铜、电解铝,其次就是买镀锌板等等。
“全力企业”这些年不但没有因为原材料上涨造成损失,还因为涨价获得了丰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