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九章 俄罗斯石油公司接盘

……

杨圆庆代表联想集团同沃德签订正式协定时,手有些发抖,这场破釜沉舟的并购,压上了联想集团的全部家当,是一次冒险行动!

联想集团也希望能有稳定的自主研发产品,虽然在研发方面,失去了十年,但有钱了,虽然买不回光阴,但可以买回产品。

并购IBM需要7亿美元的现金,相当于57.82亿元人民币;还要接收IBM PC部门近万名员工,并保留部分高管职位,背上IBM转嫁的5亿美元债务,相当于41.3亿元人民币。

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联想集团除了支付18.5%左右联想集团的股份外,还要付出近百亿元人民币的代价!

联想集团的账上只有21亿港元(2.7亿美元)的现金,这是联想集团的流动资金,一般不能随便挪用。

去年联想集团总收入341亿元(41.28亿美元),净利润7.65亿元(0.93亿美元);今年预测销售总收入387亿元(46.85亿美元),净利润9.2亿元(1.11亿美元)。

一旦完成并购,合并财报,新联想集团的销售额将超过百亿美元!

按照并购正式协定,从2005年第二季度起,新联想集团将分三年付给IBM7.05亿美元的服务费用,分别为2.85亿美元、2.23亿美元和1.97亿美元。

通过杨圆庆团队的艰苦谈判,联想集团将得到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投资2亿美元,泛太平洋投资集团投资1亿美元,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投资5000万美元,合计3.5亿美元的投资。

临时投资协定规定,一旦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成功,联想集团将向三家美国投资公司发行273万股非上市A类,累计可换优先股及可用作认购2.37亿股联想集团股份的非上市认股权证。在优先股全面转换以及假设相关股份发行完成后,三家投资者将获得联想扩大后总发行股份约10.2%;假设所有认股权证全面行使,他们将拥有约12.4%的股权。

临时投资协议规定,优先股需支付每年4.5%的固定累积优先现金股息,每季度支付一次;三家投资机构将各获得一名董事位置,进入联想董事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圆庆团队还需要同国内外银行和金融财团展开艰苦的谈判,筹措6亿美元左右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