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家孩子十多岁的时候,都要下地认认真真地种一次地:选种、耕作、收割,从头到尾做一遍。

吃过种田的苦头之后,对那些靠天吃饭的农人,一般都会怀有尊重之心。

事实上连一直旁观的皇帝,在看到余颖的作为时,都感觉这位做事和一般女人不一样。

而且是不懈余力为了萧家做努力,可以说,萧家教育出来的孩子,既有大家风范,同时还有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

不过在想到她的遭遇之后,皇帝也明白她为什么这样帮助萧家?

只有萧家好了,那么萧氏女的日子才好过。

而后来的萧家女真的是很好嫁,简直就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这一点,余颖也没有想到。

等皇帝清算完所有这一切之后,整个朝廷渐渐安定下来,可以说皇帝陛下十分高兴,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大获全胜。

而余颖一直关注官场的注意力也收了回来,开始了新的追查。

很快事情就有了新的进展,那就是已经被杀了的蚨嫣然身边的王嬷嬷,终于坚持不住,要吐口了。

因为李家出事的原因,王嬷嬷一家人被余颖买了下来。

当然如果不是余颖出手,王嬷嬷一家人早就应该是被砍了脑袋,全家诛灭的下场。

毕竟在这个时代,李哲轩一家大人全被诛杀,他们那些为虎作伥的家伙,自然也要死。

当然余颖是趁李哲轩那一家人出事的时候,特意找皇帝说了一声,趁机把蚨嫣然的心腹都买了下来,然后控制在自己手里。

因为余颖不想追查原主的事,去打扰皇帝的大事。

而皇帝则卖了个交情给萧家,萧家不管是怎么处理王嬷嬷,皇帝都不反对。

其实在这个时代杀个奴仆,和杀个牛马的性质差不多。

主人家顶多交点钱,事情就过去了。

这也是皇帝把王嬷嬷一家,交到萧家的原因。

不过萧家的人,一直晾着王嬷嬷,让心里有鬼的王嬷嬷坐立不安。

毕竟这是萧大娘子的娘家,甚至萧家人特意让那些蚨嫣然的心腹,知道李家的最后的下场。

而王嬷嬷自从蚨嫣然的画皮被揭下来之后,她就是一种感觉,还是赶紧死掉的为好。

但很快的,王嬷嬷就不敢死了。

萧家的人说了,要是王嬷嬷敢自杀,那么她的儿孙们,一个也讨不到好处。

传话的人,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冷意,看着王嬷嬷的儿孙,如同看着一群待宰的猪羊,冷酷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