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士的拉片。是一种反复观看、暂停、慢放、逐格观看电影的,近乎神经质的观影活动。拉片的重点,包括但不限于剧情、表演、美术,更深一层指的是视听语言,每个镜头的内容、场面调度、运镜方式、景别、剪辑、声音、画面、节奏、表演、机位等等等等。
通过这种近乎显微镜般的看片方式,能够全方位加深一个导演对电影剧本、故事、节奏方面的理解。
放在武侠小说里面,这就是苦练内功。内功深厚了,什么武功招式都牛逼!否则你打的再花哨也没用,纯粹就是花架子。
所以说,拉片很重要,敲黑板、划重点!
当然,拉片拉多了,就能找到感觉,跳过自己不需要汲取营养的镜头,提升效率,但总归大量拉片是不能少的。但凡是大导演,甚至大多数一般点的导演,阅片量都是惊人的。
别看前世很多半路出家的、甚至阿猫阿狗都能当导演,好像也拍出了一些能看的电影,那又有几个能称得上大导演的?先不说人家可能也是有了一定的积累,就算真是阅片少,那还得看看,他们配的都是什么样的副导演,保不齐就是顶了个导演的名头,借用名气而已。
还是那句话,天才永远是极少数。真要是没有阅片量,还能当导演,要么有钱有名有资源,要么有个好的副导演和幕后团队,甚至两者兼而有之。
所以就算穿越了,想照抄前世的电影,也真没那么容易。
重活一世,王奈杰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个系统,想要别的导演找他拍戏,先不说毫无名气轮不到他,就算真找上来了,他也没法判断到底是不是能成功的电影,能不能凸显自己,会不会受欢迎。所以,还得靠自己。
好在自己这个前身虽然不是天才,但是勤奋没说的,从小就爱看电影,到了京影之后也没少做功课,拉片量还算不错。
不过勤奋这东西永远不嫌少,还得继续积累。
第五个计划,乐理。
这个就不用说了,以后抽到了好的歌曲,想要出单曲、出专辑,甚至现场live秀、开演唱会,都必须得有一定的编曲功能。
这样算起来,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王奈杰都恨不得自己能有个分身。
……
10月12日,国家奥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