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也不懂得分析《泰坦号》的开场镜头好在什么地方。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有种隐约的赏心悦目之感,不知不觉中就看得更加投入了。

电影是视听的艺术,而画面作为试听元素中给观众“看”的部分,毫无疑问就是视听的基础。

为了将这部巨片打造到近乎完美,王奈杰耗费的心血也是前所未有。除了顶级超高清3d摄影机之外,调色师也是真正的大牛级人物西蒙·阿斯布瑞。调色对于一部电影的最终成型非常重要,儘管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几乎不会注意到这个关键环节,但是片酬不会说谎。调色师西蒙的时薪达到了惊人的2400美元,可想而知他为电影创造的价值只会更高。

色彩,蕴藏着激发观众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比如为了凸显片头历史镜头跨越时间的久远和沧桑感,要找准那种明亮温暖又厚重的泛黄色调,就花费了不少心思。而转换到夜晚海面上的幽蓝色调,在色谱中属于短波光,有利于营造出一种寂寥、凄凉、忧郁的意境……

所有的色调都不是随随便便选择的!

为了达到王奈杰的苛刻要求,调色师西蒙可没有少回转发,每一个美分都拿的相当不容易。

而在看到电影开头的时候,也很少有观众会想到,整部电影的基调已经在幽蓝的波光中奠定了。

电影的剧情进展相当有趣,一支专业的沉船打捞队伍正在探索泰坦号的残骸,先进的打捞技术、梦幻般的海底世界、掩埋在厚厚尘埃与海沙之中的船舱,都是一般人很少有机会看到的画面,拍摄过程中那些实拍的镜头髮挥了关键作用。

人的骨子里就有好奇和追根究底的基因,深海寻宝无疑是一件很容易激发观众期待感的事情。

由于细节铺垫到位,当先进的潜水机器人将保险箱运回水面上开启之后,观众们的期待感也随之达到了顶峰。

埋藏在海底八十年的保险箱里,会藏着什么珍贵的宝物呢?

什么宝物也没有!

“我靠!就一堆烂泥!”

放映厅里,眼巴巴伸着脖子的郭庆下意识放鬆了原本挺直的腰杆。

还以为能挖出什么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