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档案当中的受害人对于犯罪嫌疑人的面容也进行过口头上的描述,咱们警察部门的侧写师也给出了一个通缉的头像。”
“但是他们这些专业的,竟然还不如头儿的朋友厉害。”
“你瞧这个画像,不但将当时的笔录当中的对于犯罪嫌疑人的描述特征全对上了。还有许多小细节压根就是这些受害人没有描述过的。”
“怎么说呢,就好像是这个犯罪嫌疑人就坐在这个画像人的对面,老老实实的让他画像了。”
“我说头儿啊,你的这位朋友啊……不简单呢,说不定他就认识这个犯罪嫌疑人呢。”
“要不你找个功夫探探对方的口风,说不定咱们破案的契机就要从这个画画的人身上寻找了啊。”
听得阮柔那叫一个暴躁,这个画画的人是谁,他又为什么会画的如此的惟妙惟肖,别的不知道,她阮柔能不知道吗?
问题是这事儿涉及所在还不能对外人道,你说气人不气人吧。
想到于此的阮柔就极为僵硬的打断了自己得力干将的建议,反倒是将话题又给岔到了对方刚才还没说完的话语之上了。
“你刚才说这是一个坏消息,怎么你难道还能在这个人身上给我找出一个好消息不成?”
听到阮柔的感觉竟然如此的敏锐,谭成明那叫一个开心,果不愧为警局破案第一名的霸王花啊。
对于重案犯的感觉就是如此的准确。
于是,谭成明激动的将自己类比归总后的结果给阮柔汇报了起来:“头儿,这个消息的确是重大的利好啊。”
“我刚才将你提出来的这个小经济诈骗案件的作案手法以及行为的规范进行了一个纵向的类比后发现,在受害人报警后,事隔不过三个月,此骗子公司又在朝阳区重新租赁了一间办公室再次实施了其经济诈骗的行为。”
“这次的营业时间为半年,规模也从原本只有三四个人的小团伙变成了一个拥有九十个固定员工的皮包公司。”
“公司主营业范围为企业培训与中介介绍。”
“合作的单位是某些杂牌的二手房中介公司。以及房地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培训代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