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哭,他瞧不上咱闺女,咱还瞧不上他呢。过几天,让你嫂子再给你挑一个。”
嫂子在一旁,也哭红了眼。“妈,你说这些的话干啥!医生说你安心养病,过几天就能回家了。”
母亲看着姑嫂俩,摇了摇头说,你是个实诚的孩子,连说谎话都写在脸上。妈老了,但妈不糊涂。妈的身体,妈自己知道。趁着妈还没有糊涂,香儿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那个儿啊,是指望不上了哦。
“妈,哥他是真有事!他现在的工程,抽不开身。”
“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我知道斤两。妈不怪他,其实他也很难。咱们这个家多亏了他。老头走得早,没有他。妈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熬到今天。”
母亲的话,让姑嫂俩听得如针扎。心里的歉疚,堵得她俩说不出话来。
等到给母亲喂完早饭,放下碗。母亲翻过身,假装睡了过去。
“妈,香儿走了。”
听到女儿推门走了,母亲方才翻过身来,呆呆地望着房门,久久不说话。嫂子实在是看不下去,想要冲出去将她叫回来。母亲却摆了摆手,止住了她的举动。“你们都难啊,香儿特别难!那么大个村,想要干出点名堂太难了!妈是农村人,妈知道她心中的苦。妈不怪她。”
余香并没有走多远,母亲的话,让她捂着嘴泣不成声。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要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她的好。拿出电话给嫂子发了短信,再次叮嘱了一番。方才狠下心来,走出医院。
余香叫上车,赶到了省发改委。她得又去找她那位大学同学帮忙,把鲜家嘴村的损失找回来。
第三章 村里的那些疙瘩事儿
从蓉城回来,回到家,骑上电瓶车。余香径直赶到了镇政府。
镇政府位于景福院下。景福院,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后因院而兴场,逐步发展成镇乡所在地。
这是一个老镇。白水河穿镇而过,左岸是新街,右岸是老街。老街上有三棵标志性的大榕树。其中两棵都长在小学校里,树干高大,枝叶繁茂,已有好几百年。小学校早些时候,叫火神庙。原本是过往商旅供奉的庙宇,除四旧的时候,才改成了学堂。另外一棵长在火神庙对面的河堤上,靠着原来的粮管站。后来因为改制,粮管站不少人下了岗,粮管站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很快被开发成了农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