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页

柳云感叹了一会,说道:“这算是呕心沥血,也付出了太多的金钱和人力,终成正果。”

梁博点头,说道:“可以这么说。”

柳云淡然一笑:“但华为的例子,也告诉我。只要持之以恒的坚持,愿意为研发投入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成功也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这话说起来容易,但行动起来却很难了。”

的确,庞大到几乎可以将许多巨头公司拖垮的研发经费,许多掌舵人处于现实的得失考虑,为了止损会选择半途而止。

李泽光拍了拍柳云的肩膀,笑道:“小柳,你也别太担心。毕竟悠悠云思有着华科院的技术支持,而且先行者已经探索出了一条路,后来者就会少走很多弯路,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嘛。”

这个道理浅显易懂,柳云也明白。

举一个最为简单的例子,自18世纪至19世纪爆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花了100年,美国是50年,而德国不到20年。

在悠悠之前,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芯片公司,他们就有足够成熟的经验让自己借鉴。

只要资金足够,并愿意持续投资,人才、技术、设备,该来的始终会来。

“那李院长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首先像华为海思一样,在美国建立设计分部!”

“这没问题,我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早买下了一部分办公楼。”

“小柳啊,没想到你已经考虑到了这一步,十分不错。硅谷那边有着全球最顶尖的人才,只要薪水合适,不愁没有人才。”

“这我明白。过去以及未来的几款智能手机,悠悠都采用了高通的处理器。我了解高通技术人员的薪酬体系,所以你懂得……”

“不过我们还是要两头并进,沪市的总部决不能落下。小柳,你不是一直喜欢对着台湾企业褥羊毛吗?”

柳云有些恍然地点了点头,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当初在悠悠手机的起步阶段,htc毫无悬念的成为了自己的踏脚石。如今青云芯片想要研发成功,那自己是否也可以将锄头挥向同是台湾企业的联发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