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
字迹过于懒散了些。不难想象,负责记录的人大概是忍着哈欠在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吗?”
路小满回忆了一遍那张题头写着受案登记表的扫描件:20XX年X月X日19时07分,受害人秦淮到我派出所称——
简而言之,这个叫秦淮的人,怀疑他的手机被人定位了。
不过是件模棱两可的小事,远未达到立案的条件。然而,他却在接下来的笔录里突然提及,“去年7月,XX分局死了一个刑警,他的名字叫孙小满。”
“不错,和你报的这事儿有什么联系?”
“他最后一通电话打给过我,几乎是同一时间发生的爆炸。”
“你接了那通电话?”
“不,我没接到,我那时候已经看到新闻了……新闻上说,他因为煤气泄露引发的爆炸而死,可身为警察怎么会不知道,不能在煤气泄露的现场打电话?”
“啊,你是不是来这里做过笔录?在调查那件事的时候…”
后边少复印了一张纸,下页开始,字迹发生了改变,内容也不再是例行问话,日期跟着跳了一天。路小满看到这里突然心悸了一下——毕竟他曾短暂地质疑过这点,从未想到能在这里获得解答。
“怎么隔了这么久才想到重新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