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就是不想他过早,太多的牵扯朝政,道:“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尽快养好身体,为父皇分忧解难。”

李世民一笑,“你有此想法,父皇欣慰。”又叹了口气道:“政务繁忙,朕这就回去了,要记住朕的话,你是大唐的皇子,是朕的儿子,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大唐,都不要让朕失望。”

李恪目送李世民离开,心里终究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会对他说这样的话。

李世民走后,御膳房为李恪送来了饭菜,摆满了一大桌子,种类多的他都数不过来。

桌子就放在他床边,李恪一见,肚子条件反射般咕噜噜叫了起来,他确实饿了,跟在杨妃身边的三个宫女扶他坐起,他一顿狼吞虎咽,大有风卷残云气吞山河之势,杨妃一旁慈爱的看着他的吃相,眼中泪水流出来,不过,她及时用手帕擦拭,没有让李恪发现,提醒他:“恪儿慢点吃,别噎着。”

三个宫女全被他的吃相惊得瞪大了眼,心道:“殿下这一路走来确实受苦了。”

第二天早晨,李恪醒来后,感觉精神了许多,甚至能下地走了几步,昨天那三个宫女服侍他洗漱一新,李恪从杨妃嘴里知道了其中长着瓜子脸的宫女叫兰儿。并且,从兰儿的嘴里打听到了一件更为惊奇的事情,那就是这次是受伤的人不光有他,还有李承乾。也就是他的大哥,长孙皇后的儿子,李世民的嫡长子。

第四章 历史的反思

夕阳中的皇宫在落日的余辉中显得有点疲惫,就像长途奔袭的骑士,到达了目的地一样,虽然疲惫,但显得从容而又淡定。

李恪在这样黄昏中已经度过了自己来大唐的半个月时光。

而现在的他就站在太极宫杨妃的寝宫千秋殿后花园的亭子中沉思。

他已经接受了现在的身份,可是,这也意味着他要接受历史上李恪的结局。

其实,他自己也很彷徨和迷茫,心中有无数的苦闷却无法排泄。他就这么静静的站在夕阳中,挺拔的躯体和暮色的天空融为一体,让他显得孤单而又寂寥。自己该怎么走今后的路呢?历史上的李恪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人们都说,李恪没有当上皇帝是大唐的损失,也上天妒忌他的才能。可是,他究竟在面对了什么样的一种现实之后放弃了自己争夺皇位的雄心,而甘愿沉沦历史呢?

现在的李恪不知道,他只知道历史书上记载,李恪是被冤杀的,是英年早逝。

所以,想到此处,李恪知道,自己今后的路并非是一帆风顺。

如果自己认命呢?不可能,既然重生,既然让他做了李恪,他就不能受命运的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