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要怪她,谁让她好几天没吃肉了?还好作者写的这个唐代经济发达社会富庶,如果她穿越的是个民生凋敝的时代,真该去撞墙了。

蒸饼下肚,她又去买了饆饠来吃,据说也是有很多种口味的,樱桃的虽然好吃,但是总觉得这种没有经过中和的东西,口感和味觉上的感觉不佳。

王素素爱吃,她出生的时候,改革开放才没几年,物质也不算很丰富,很多东西吃来味道十分不错,可是后来吃的多了,她就觉得以前吃的那些没什么滋味了,想来人都是这样的,口味是会越来越刁,也越来越丰富的。

所以如果能从口感口味上改进,她想自己做的食物应该不会太差。

观察了一上午,王素素基本上就已经决定了以卖吃食为主,而吃食之中,首选类似馄饨、饺子和包子之类的点心。

那么,接下来就是尝试,看哪种比较能够提升经济效益。

王素素先得去买小麦粉,在唐朝的五谷中,小麦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位置,和稻米一样是唐朝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市场上有不少的小麦粉,然而王素素发现精选的小麦粉非常贵,而粗糙的小麦粉可能就做不出她想要的那种口感。

米店的大叔是个络腮胡子,他的双眼锐利有神,这会儿正看着想进却不敢进来的王素素,王素素抬脸,就见大叔双眉都快皱到一块儿了,很是凶相,连忙嘿嘿一笑道,“额,老板你好啊。”

“叫我郭三郎。”老板挑眉,继续看着王素素,心道这小娘子形容鬼鬼祟祟的,该不会是想来偷米吧?

王素素于是走上前问郭三郎道,“额,敢问这小麦粉怎么卖?”

“这个20文一斗”他指着最粗糙的那些,跟着又指了指那些精细的道,“这个,80文一斗。”

王素素咋舌,同样是小麦,品质不同价格居然差那么多,可是两种都不是良选,于是她继续抬脸看着郭三郎,想看看他还有其他的选择没有,只见他又走到一垛麦粉旁,这垛麦粉倒比那20文的要看上去精细一些了,郭三郎道,“40文。”

那一斗小麦粉看上去也做不了几个馒头,40文的价格对王素素来说是非常贵了,好在衣服还典了不少钱,如果做出来的东西品质好,附加值高,她开高些价钱,想来也会有人买,于是王素素咬咬牙,一狠心,买了!

买完,那老板抬眉道,“你打算用什么装?”

王素素满头问号,额,没有塑料袋吗?蛇皮袋?马夹袋?

老板郭三郎本来微微有好转的脸色又乌云密布了,王素素弱弱地开口道,“一般别人用什么装?”

正巧这时候有个人来买粮食,从背后背了麻袋,王素素这才明白,于是又仰脸问郭三郎道,“我第一次买,麻袋哪儿有卖?”

郭三郎被她噎得半晌回不过气来,大手一挥把她推出门外,指了指街角一个卖杂货的铺子道,“去买。”

王素素买了麻袋,得了小麦粉,先背回了破屋中,跟着去找赵大娘。刘大娘说赵大娘家里就是卖蒸饼的,于是王素素过去找赵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