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徽商天下[校对版] 寄奴 1775 字 2022-11-13

但随后书生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了愣。

“令狐楚,你要我做的事情,大概没有问题了。另外的,对于你想知道的事情,我有更多的情报,比你想象的还要多……”“你帮我一个小忙,我便告诉你!”

第一百三十六章 后事

南国的秋日与北方相较起来,肃杀的气氛要少一些。但是节序的变换自有其道理,待到快到重阳的时候,虽然日光依旧晴好,但是人们出行的时候,身上的衣物明显厚了许多。这样的日子里,人来人往的街道依旧热闹。但街头巷尾多谈论的,多还是关于某个夜晚岩镇所发生的事情。有些事情,无论是第几次说起来,总会让人唏嘘不已。

关于仇怨,关于斗殴,关于一些莫名其妙的纠葛,故事本身已经足够曲折了。但茶楼酒肆之类的地方,说起这些的时候,最大的感慨,还在于那个谁都不曾想到的结局。而这样的事情,在人们平素的认知里,大概是极不可能发生的。

这个故事里,死了一个人,众人眼下说起来的时候,对那个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女子,以及她逝去的生命多少都持着惋惜或者遗憾的态度,在这样态度的背后,便也是对于她所做的事情的一些褒扬。正是这般遗憾或者惋惜的情绪,同那个叫许宣的书生在最后的举动联系在一起,才在故事的结尾,画上了点睛一笔。

那晚临仙楼前的斗殴,闹得比较大。很多的人受了极重的伤,以至于后面几日,岩镇的郎中那里很多人连看病都需要排队。但斗殴打架之类的事情,在人们平素的生活中是不会少见的。特别是在一些富贵家中子弟平素的日常中,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令人意外的是,在这次事情里,那本应该是主角的肇事者,首次从原本注定的赢家沦为了失败者,不仅如此,甚至连带着整个家族都受到了殃及。很多的代价付出去之后,不仅不曾将人换回来,甚至还被拉进了更深的坑里。

“鲍家……啧,真是惨。”

众人在很多场合议论起来的时候,对鲍家的结局,都有些复杂的情绪。从弘治年间开始经营盐业的鲍家,经过多年的浮沉,到得如今万历朝的时候,在徽州府已经有了巨大的势力。官面民面,很少有人愿意去招惹。平素鲍家的子孙仗势欺人的事情,众人听得多了,也只是在暗地里骂上几句。这是寻常的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真正的积善之家,毕竟是少数。

叫许宣的书生,因为某种义愤——眼下众人的观点便是这样——悍然出手,拉住了当时在场的锦衣卫,对鲍家进行了最猛烈的报复。当时据说县衙的牛捕头已经发话,将人带回去了。这原本就是一个放人的暗示。按照惯常的经验,将人带回县衙,随后家里面派人打点,到得天明的时候,或者不到天明便可以放出来。

但是那次鲍家的二少爷鲍明理进去之后,却不曾被立刻放出来。据县衙的胥吏消息,鲍明理似乎还吃了很大的苦头,过得几日放出来的时候,浑身上下都是伤,连带这精神都有些疯疯癫癫的。

这事并没有完,随后县衙对鲍家又有了一番严格的盘查,很多关于鲍家生意上的见不得光的勾当被抖出来,很多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也被一本正经地拿到台面上。这些事情,众人也知道,若说未曾经过县尊刘守义刘大人点头,那自然也不可能。

官府列出了鲍家的几条罪状,定下了罪名。这些日子,鲍家上上下下,都有些灰头土脸的。罪名虽然不是很严重的那种,但是,分量也不轻。特别是如今执掌鲍家的一些关键人物,都被找出了罪状。在最后上报府衙的关头,鲍家多年不问世事的老太公亲自出面,府衙里也有人替鲍家出了头,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定下的罪名不仅没有少,甚至还加了几条。鲍家为了消灾,赔了不少钱进去。另外,便是与鲍家齐名的黄家陡然间发力,在商场上对鲍家进行了强力的狙击。还有就是郑员外似乎因为小妾与鲍家二少爷有染的事情大发雷霆,也进行了报复。

都说多事之秋,但是,如今岩镇的秋光里,应该没有哪一家所面临的事情比鲍家更多了。且不提前述的这些,单就鲍家第三代的两个男丁而言,一个残一个疯结局,这对世代相承的商贾世家来说,简直说是灭顶之灾也不为过。而这些事情,归根到底,居然和一个普普通通,甚至连功名都未曾有过的书生有关系。

“据说当日鲍二少爷对那许宣放狠话说‘你等着,老子出来宰了你’之类的话,结果没想到出来之后居然这个样子……”

“按理说,那许宣至多只是文采了得,勉强算个才子罢,怎得有这般能奈?居然能将鲍家逼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