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他理亏但又不太甘心——明明已经让自己走进去了,康赭怎么好像还是没什么大变化。

可惜汤于彗心壮胆怂,并没有什么威慑力加持,只能在被内涵的时候自以为很凶地睁大眼睛瞪着康赭。

此事的结果就是,在进教室的时候,一个脸很黑的坐在前排的小姑娘满脸担忧地看着他,用夹杂着很重口音的汉语问汤于彗:“老师你怎么脸这么红,是生病了吗?”

汤于彗心虚气短地说没有,然后立马低着头转过去背对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今天要教的公式和定理。

说是黑板,其实也就是颜色深一点的一块石板,粉笔都被用得很短,每天学生们都会把它整理得整整齐齐的,放在汤于彗面前那张摇摇欲晃的“讲台”上。

汤于彗人好善良,懂得又那么多,衣着干净、谈吐从容,什么都知道,来自首都最好的大学,住在康赭哥哥的家里,关键是还那么那么的漂亮,简直像另一个世界里的人。

小孩子对好坏、贫富的概念其实没有成年人那么深刻,但这些脸脏脏的、穿着有无数补丁的旧衣服的孩子们对汤于彗有种强烈又复杂的憧憬。

现在的条件其实没有以前那么差了,孩子们也见过一些从城里来的老师,但从来没有一个像汤于彗这样,本身就象征着一种很遥远的美好和梦想,像天空一样的干净漂亮,只是又高又远。

这种过于亮眼的光芒让这种憧憬变得很难以启齿,但是这并不影响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悄悄地喜欢汤于彗。

这里的小学不分六个年级,只有高年级和低年级。

汤于彗本来怕自己教不好,便想从年纪更小的班级入手,但在发现了好几次站在教室外面偷听的高年级学生后,汤于彗教的小学数学课也就合为高低年级一堂了。

本来就不大的教室里面挤满了脏兮兮又黑黢黢的,抬着头、认真地注视着黑板的学生,汤于彗在板书的时候让自己的心安静了下来,他知道自己转身的时候就会看到好几十双亮亮的眼睛,如星星一样地注视着他。

他每天都会看到黑板右下角的角落里,用稚拙的字体写着的“老师好”。

每天的笔迹都不一样,有的已经开始模仿大人的字,写得稚嫩又生硬;有的横撇捺竖仿佛是费了老大的劲儿才聚在一起,一看就知道写汉字并不熟练。

——这些都是汤于彗那群腼腆、内向的学生们每天向他表达喜欢、和他问好的方式。

条件艰苦,粉笔也是不怎么富裕的稀缺物,大家都很小心翼翼地节约着使用。于是“老师好”三个字常被挤在一个非常小的角落里,很不起眼,汤于彗上课的前几天甚至一直没看到过。

直到他有一天刚刚讲到集合的概念,想在黑板上画一群小动物作示意,他画得太满,黑板不够用,这才一打眼看到右下的角落里写着什么字。

他几乎是寂静地看了几秒,直到酸软又厚重的沉默提醒他该开口说话了,他才转过头来,向这群曾莫名暗淡此时却亮亮地期待着闪烁的星星们露出了一个最大的笑容。

汤于彗的眼睛弯成月牙的样子,亮盈盈的,笑起来好像有水色的光,连说谢谢仿佛也是夜晚的云销月霁,银色的淡光照拂温柔的山峰。

当时在教室的所有人几乎都咧起了嘴角,几个格外害羞的学生还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