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嘱托,没有交代,没有表达希冀,就这么走了。
父亲没有掉一滴眼泪,变得极其理性克制,有礼有节的圆满办完了妻子的葬礼。
不再去医院取药,仿佛一夕蜕变。少年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从小对这些耳闻目染,他当然不会觉得父亲赢得了抗争的胜利,所以今天来到这里,寻求帮助。
齐楚琛在旁边办公室听完少年平静的叙述,拿起手机给咨询室里的工作人员发了个信息,“带他过来我这里。”
工作人员见到信息,不动声色的告诉少年,等一等,我给我们领导汇报一下。于是来到齐楚琛办公室和齐楚琛交流。
过了十几分钟,再次和齐楚琛一起回到了咨询室。
少年抬起头,小心翼翼问了句:“你是警察吗?”
“不,他是我们这边的领导,也是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姓慕。” 工作人员介绍到。
这是齐楚琛和杜堇当初沟通的一个迂回,不能暴露警察身份,拿一个让人能够信服又容易托付的身份,用化名。这个化名和这个身份当然是任何公众都可查的,除了没有照片,履历介绍肯定是有的。
“你可以叫我慕老师或者慕教授。”齐楚琛回答。
不等少年反应,齐楚琛接着问:“你母亲在过世前,你父亲有冲突行为发生吗?除了你,你母亲以外的其他人。”
“冲突行为?”少年迷惑不解。
“就是让你父亲不如意的事情,让你父亲情绪不稳定。”齐楚琛解释了下。
少年想了想,“没借到钱算吗?”
齐楚琛给了个继续说的示意。
少年讲起了母亲过世前半个月的事情。当时他母亲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整夜疼痛无法入睡,每天最多喝点水,食物几乎吃不下去。每日只能靠营养针,止痛针,安眠药度过。医生通知有心理准备,准备后事。家里的亲戚也接到了消息,频繁来医院陪伴这个苦命的女人走过最后一程,也安抚女子,会帮她照顾儿子。
他的父亲认为是钱不够所以医生放弃治疗,开始轮着找亲戚借钱,觉得只要有钱医生就能接着治疗,妻子就还能活下去。
知道情况的亲属都知道这个时候,再做多不仅是徒劳,而且这些无用功还会增加病人本身痛苦,纷纷婉拒。妻子的亲姐姐,亲弟弟也就是少年的姨妈和舅舅,痛斥了男人的无知和荒谬,更甚怀疑他死性不改,打着将死妻子的名义借钱买毒品。
男人每次气急暴躁回来,隐忍着不在妻子面前发脾气,忍不住和少年抱怨,然后第二天再去。直到妻子死前两天终于不再外出,天天守在妻子病榻前,等待命运之轮崩然断裂。
齐楚琛听完,让少年写下舅舅和姨妈的家庭住址。然后询问了少年,男人最近出门的时间规律。
“我高二了,课业很重。我上学很早,放学回家很晚,我在家时候他都在,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出门。”
齐楚琛听完,告诉少年,如果有紧急情况可以随时打办公室电话,会有人帮他处理。
工作人员送走了少年,回来想问齐楚琛,却又不知道问什么。总感觉齐楚琛今天提出亲自接见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但是为了什么又说不出,想问都没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