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扇-10到现在为止,都还处于论证阶段,甚至没有太大的成果,各种依据都显示,现在的基础,不太适合搞这样性能指标的大推力发动机,如同当初刚开始搞涡扇-6的情况,缺少技术储备,主要部件试验研究不够充分,特别是核心机压气机部件效率较低、喘振裕度小、质量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推重比7到推重比10,这中间的技术难度,远不是7+3那样简单。
“这么说来,涡扇-10现在并不适合搞?”谢凯奏起了眉头。
“确实不太适合。”好像并没有发现谢凯的态度,姜晨阳认真地点头,“涡扇-10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涡轮风扇进气口的温度,需要达到1450度左右,现在我们的涡轮风扇进口温度只有1200度不到。”
“材料还是工艺?”谢凯深呼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要搞涡扇-10不容易,却没有想到,最终又是被基础技术给拦住前进的步伐。
“不管是材料,还是工艺,都有问题。我们需要耐热度更高,强度更好的高温合金。同时,也需要更好的制造工艺……”
857 自用战机装国产心,出口的装rd-33
“确实也是。搞出来材料,需要强度更高的刀具,否则无法加工……”汪贵林也感慨着。
404有专门的工装夹具刀具生产车间。
他们的基础材料研究就是基于这个车间的技术,只不过现在这个车间仅仅只是负担样品生产,材料研究等,则是归属到专门的材料研究部门里。
现在展开涡扇-10的技术论证工作,也就是理论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各种方面的问题,都会全面而直接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在目前的情况下,仅仅凭借我们一家的能力,哪怕是设计出来,都无法让设计转化成技术,最终变成产品。”姜晨阳好像根本不怕得罪谢凯,“全国联动,所有单位共同努力,都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这跟我们之前下马的很多项目相似,性能指标非常高,有的设计已经完成,却无法从图纸走向产品。”
一句话,涡扇-10的性能指标过高,现在不太适合搞。
廖东风担忧地看着汪贵林跟谢凯两人。
一旦他们不乐意了,以后东风动力厂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他们不再是原来那种属于国家拨款的单位,国家拨款在没有生产订单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啥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