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下午安排去了VIP金卡病房,在那里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据金卡病房同事说,晚些时候,还有警察来病房询问情况。警方那边,把实验室已经封锁了,实验室所有东西都要进行毒物检测。其他几个全血细胞下降的研究助理,也送到了C大附院,安排进一步检查,希望能获得更多信息。

“血液科的林老师,就是今天来看病人的那个,她走的时候跟我们讨论,”急诊科值班二线说,“她觉得像射线造成的。她之前遇到过这种成年人再障,有几个病情跟他基本一样的,就是射线造成的。”

“现在有射线接触的行业,防护都做的很严吧。”急诊科老总问。

“这种事情,真的不好说。”二线摇了摇头,“一个事这毕竟是射线,防护在严,长时间接触,慢性射线损害还是有。我们放射科的同事,做介入的,做CT和X光的,不是都还有射线计量的牌子吗,一年接触时间不能超过多少。二呢,在一些不透明的地方,这些防护到底有没有达标,没人清楚……”

大家唏嘘了一番。赵彬又问:“今天下午,是反复确认了,他这个实验没有射线接触的啊?”

二线高深莫测地扶了扶眼镜,严肃地说:“老赵,你想,学校都报警了,什么意思?”

赵彬觉得这件事,真的不敢细想。

这件事一周以后才有了结果。金卡病房的同事告诉他们,病人现在考虑就是慢性射线损伤造成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医院的中毒和职业病中心来查的,毒物筛查做完都没有问题,给他做辐射检查,查到体内有残余射线。其他研究助理检查结果相同。而且从骨髓涂片来看,放射性物质接触时间较长,造血干细胞已经严重受损,病情无法逆转,治疗上没有特效药物和其他有效治疗手段。

据知情人士透露,警察那边在办公室找到了放射性元素,具体是什么,没有明确消息,只听说是病人办公室里的一个相框后面。现在正在追查谁动的手脚。所有实验相关人员,都被带去派出所问询了。目前有一个重大嫌疑人,是之前跟病人竞争项目的教授。两个人因为这个事,之前闹得不可开交。

到底最后凶手是谁,迟迟没有消息。最大的可能是,学校已经清楚了,但为了面子,把事情淡化隐藏了。这件事一个多月在医院里各个微信群传的沸沸扬扬,所有接诊过这位教授的医生护士,都惋惜非常、义愤填膺。结果事情就这样草草收场,谁也不知道最后的结局。无论真相如何,事实是,一个优秀、正值事业上升期的教授,就这样废了。

后续的事情,赵彬只在微信上了解,他现在还有更关心的事情。那就是罗铭遥的开题复审。

周老师手上课题本来就不多,罗铭遥参加了两个,是比较勤快的。现在要新找一个课题做,还要明年五月以前出成果,基本是不可能的。和周老师商量以后,只能换上罗铭遥之前自己拟的二甲双胍在不同民族人群中的差别。然而这个实验原本周期就长,现在实验才开始一年多,数据还没收齐,还只有一个西藏地区的数据做对比,要拿出来做毕业课题,显得非常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