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页

“上官云和陆谦不会听魏君的指挥,但是只要魏君公开发了话,就会形成大势。

“谁都对抗不了大势。

“魏君现在有这种声望,一言便可决定舆论的走势。除非上官云和陆谦想要遗臭万年,声望暴跌,否则只要魏君出面保我们儒家,他们就不敢一意孤行,肯定会给我们儒家保留一定的位置。

“所以,事情的关键还是要说服魏君,让他帮我们说话。”

王尚书被王海说服了。

“好,我去和魏君说。”

王海特意提点道:“你记着,和魏君谈这件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我们儒家准备安排进朝堂的是想要支持他的人。

“魏君是一个心底无私的正人君子,你若是说我们准备安排支持他的人上位,以魏大人高尚的品格,说不定反倒是会拒绝你的提议。

“你要告诉他,我们儒家支持他的人都被上官云和陆谦办掉了,为了让我们儒家在朝堂继续能够发出声音,我们准备安排一些反对他的主张,但是实干能力很强的儒家弟子为朝廷服务。

“如果换成别人,这种忙是打死都不会帮的。但是魏君不同,以魏君的性情,他不会介意上位者是否支持他,只要于国于民有利,他就会去做。

“切记,务必要按我说的做,否则可能会失去魏君这个强援。”

王海用一个错误的逻辑,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王尚书尽管政治斗争的经验一般,但是执行能力很强。

听完王海的提点,他下班后立刻就去找了魏君。

果不其然,当王尚书说出上官丞相和陆总管在借助京察的机会打压儒家的时候,尽管特意点出了这次被罢官的儒家弟子都是支持魏君的人,但魏君不仅没有沮丧,反而很正气凛然地问道:“王尚书,这些人是不是真的过线了?上官丞相京察的结果可否有诬陷他们?”

王尚书摇头。

魏君立刻毫不犹豫的说:“做错了事情,理应付出代价。当官是要为民做主的,不能因为他是谁的人,就能够身居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