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喻适时起身:“臣告退。”
御书房的门开了。
楼喻与汤氏打了个照面。
汤氏容颜娇美,面带笑容,手中拎着食盒。
碰上楼喻,落落大方地见礼。
楼喻回了一礼。
朱红色的门在背后关上。
楼喻隐约听到里头传来女子的撒娇声,夹杂着楼秉的几声咳嗽。
楼喻垂眸沉思,片刻后,抬步往宫外走去。
御书房内,汤贵妃素手纤纤,从食盒中端出一碗汤。
“陛下,这可是臣妾亲手煲的汤,您快尝尝。”
汤味香浓,色泽浅淡,恰合楼秉口味。
楼秉淡淡道:“晨时吃得多,朕现在喝不下。”
“陛下,汤冷了可就不好喝了,臣妾亲手做的呢,您要是喝不下,就尝一小口好不好?”
汤贵妃伏在他肩上,娇俏着哄道。
楼秉只觉得心头发冷。
曾经的他有多喜爱汤氏的娇媚,而今的他就有多厌恶汤氏的居心叵测。
“陛下,这可是补汤,对身体好着呢。”汤贵妃继续劝着。
楼秉心中郁气更浓,喉咙处涌出强烈的痒意,他咳得撕心裂肺。
回到行馆,楼喻吩咐暗部秘密探查楼秉的咳疾。
十二月十五,东安王返庆。
车驾从行馆至城门,一路皆有百姓相送。
东安王虽在京城时日不多,但他入京后的所作所为,百姓全都记在心里。
他们站在街市两侧,默默行注目礼。
霍延骑马守在车驾旁,霍煊和霍琼皆随行。
霍家的门楣本应由霍延光耀,眼下霍延放弃,霍煊和霍琼便成为霍家的主事者。
他们既年少,声名又不显,旁人并未太过在意。
加上他们勤王“无功”,朝廷便没有进行封赏。
霍家没落似已成定局,就连汤诚都不曾关注过两人。
是以,他们选择随行回庆州,无人在意。
四万庆军押解着数万天圣教余孽,跟随着东安王的车驾驶向庆州。
东方欲晓,金光万道。
因楼喻“不得已”接收数万余孽,朝廷便凑齐了一年的粮食给楼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