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姐妹,自信一点,把好像两个字去掉,他也不是接地气,他形象滤镜简直是稀碎啊!我们一个寝室都是阿白的粉丝,现在已经不知道是应该哈哈哈,还是应该痛哭流涕了。”
“我的小霸总滤镜破碎了,周既白出来挨打。我做梦的素材没有了。”
“有人把他们大学时候的互动按照时间线截图出来了,链接在这儿,你们自己去看!我已经在寝室笑出猪叫声来了!”
点开那个链接,时间线是从周既白和裴向骊上大学那年开始的,刚上大学的时候,裴向骊还不怎么用微博呢,可周围有不少的人都在微博上有不少的粉丝,并且在微博上交流,他们撺掇着裴向骊也注册一个,还能看出来裴向骊在微博上的些许不自在。
具体表现在,每条微博,别说是表情包了,裴向骊就连标点符号都是规规矩矩的一个不差,是陈述的语气就绝对不用感叹号,省略号都是标准的六个点。
时过境迁,这种规规矩矩,在人看来反而更加的好笑。
追溯到最早的一条微博回复,应该是周既白和裴向骊那一届刚刚入学军训之后,新生回报表演的时候,艺术学院的文艺汇演,显然会比一般的学校更加艺术一点....
无论是新生还是学长学姐,藏龙卧虎,基本功牛逼的都一抓一大把,军训间隙表演节目的,隔壁中国舞蹈系的小姑娘软乎的轻轻松松把腿从后面掰过来,还能精神饱满,面带微笑。
周大少爷无论到哪儿,都是被众星捧月的,一进学校,就被各路人包围着,主要负责调查新生中有谁,或者是什么专业能出节目的,能出节目的一般集中在舞蹈系啊,音乐系啊,总不能让编剧系的,拎着电脑上台表演一个码字手速六千吧?
周大少爷本也不愿意做这种复杂的工作,但做这份工作,可以少参见两天的晚训,所以周大少爷把自己刚认识了几天的室友,折腾的鸡飞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