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海外,已经是他手下留情的结果了,又不是只把老八一个人放过去,会让老八带些粮草和兵丁的,如果老八在海外真能有他们预计的那么顺利,他就不愁怎么安置老大和老二了。

倘若这几个儿子都能在海外建立新的势力,对大清来说也是好事儿。

不管是之前的废太子也好,大阿哥也好,还是旁的兄弟们,包括胤祯在内,在自己的奏折上写下老四名字的时候,谁也没想过太子之位就真的这么定下来了。

不过,好在是老四,不是旁人。

皇阿哥们没什么反对的情绪,别看老爷子儿子多,但真正适合当皇帝的,数来数去也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废太子,另一个就是新太子了。

心里有反对意见的还是那些臣子们,四贝勒可不如八贝勒好说话,也不如八贝勒更容易被讨好。

当年追缴欠银的事儿,虽说大部分骂名都让十四贝勒给担了,但不可忽略的是,当年主办这件差事的人可是四贝勒。

第57章

老爷子出手就放了个大雷,后续留下了不少需要处理的麻烦事。

八贝勒,不,现在应该说是廉郡王了,过了正月十五就要出海,虽然皇上不肯承认这是流放,但在众人看来这与流放也没什么区别了。

虽说可以让廉郡王带着兵丁和粮草走,日后也能跟大清联系,但良妃不能走,八福晋不能走,廉亲王年前刚刚被赐名的大阿哥弘旺也不能走。

一方面是海外条件艰苦,另一方面这又何尝不是人质,只要这几个人在,廉亲王就不敢轻举妄动。

还是贝勒府的八爷府邸,连扩建的计划都没有,之前还趾高气扬的八福晋如今都快哭成泪人了。

“皇上不留情面,咱们又何苦忍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不了就是死,也好过将来,爷去那不毛之地,夫妻离散,家不成家。”

八福晋宁肯拼着一死,也不想留在府里边守活寡,更不想爷下半辈子就飘荡在海外了。

八爷却是不想死的,关键他知道,只要一出手,那就是必死的结局,若是再给他几年的时间,或许还有把握跟皇阿玛拼上拼,但是眼下绝无可能。

与其就这么赴死,那到还不如出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咱们活着,日后就总能相见,往后京城是什么格局还都不好说呢,皇阿玛曾经废过太子,谁能保证将来就不会废太子了,说不定皇阿玛到时候还会让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