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放原本想告诉他们,这些灵魂太弱的生物,根本就扛不住灵魂绘制仪的观测,直接就会被吸到灵魂枯竭,就地死亡。
可是想了想,他忍住了没说。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这在林放看来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或许在中科院的大神们看来,说不定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
按部就班的试机,在林放的带领和指导下,在场的院士,几乎都试了一遍。
好半天之后,才算是轮完一圈。
林放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嘴快。
相比沈一博制造的灵魂绘制仪原型机,林放打造的这台新型灵魂绘制仪,有了完全不同的特性。
首先就是在观测灵魂能量微弱,没有能够形成灵魂沙粒的生物时,不会因为吮吸过度,导致生物灵魂枯竭,原地死亡。
其次就是观测者在使用灵魂绘制仪的时候,不会直接损伤灵魂本源,而是会吸收掉观测者溢散出来的灵魂颗粒。
换句话说,灵魂绘制仪的使用限制已经被打开,基本上已经不会对观测者造成伤害。
也因为新型灵魂观测仪的性状改变,让林放有了全新的发现。
他发现,没有形成灵魂沙粒的灵魂弱小生物,其灵魂也有聚散特性,聚集的时候,呈絮状,散的时候呈烟状。
而林放进一步的观测则发现,人的灵魂,溢散的时候,其实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呈极细微的颗粒状溢散到全身,这些溢散的灵魂,在接到指令的时候,会重新聚集成灵魂沙粒。
当时这个过程中会散失,有一部分溢散的灵魂,会回不去,而且会继续溢散的过程。
它们会穿透身体,散在人体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