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酿酒工艺,在民国这个时代,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
酒酿好了是酒,酿不好就是醋。
在没有精确配比指导的情况下,想要酿出一缸好酒,不知道要试错多少次。
哪怕这家酒坊有一座颇有历史的老酒窖,也没能多撑几年。
早些年,还有窖藏的陈酒混着新酒一起勾兑了发卖。
等到陈酒用光,新酒口感始终上不来,自然而然也就没了人气。
林放能接手这座酒坊,便是因为前任东家耗光了陈酒,又没办法拿出足够优秀的新酒,无奈之下才把酒坊挂到了牙行发卖。
因为要价高的关系,酒坊挂了许久都没能卖出去,直到林放接手。
而对林放来说,这都不是问题。
在后世,酿酒工艺在网上随便一搜就是一堆。
不少小作坊就是靠着这种在网上搜来的酿酒工艺,打着“手工粮食酒”的旗号,酿出来的酒,居然销路还挺好的。
喝惯了一些酒厂里勾兑出来的酒,猛的一喝小作坊的粮食酒,感觉还挺不一样的。
林放严格按照后世的酿酒工艺,把粉碎后的粮食蒸糠之后入窖等待发酵。
一般来说,这个世界差不多是七十天左右。
不过在制酒的过程中,林放全程都在用拳劲加速。
他估摸着,三天之后差不多就可以开窖蒸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