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元生进了族学以后,也曾试过努力读书。
可他在八股文一道实在是不擅长。
回回考试垫底。
就连族学里的先生看到他,也忍不住频频摇头,甚至劝过詹元生的父母把他领回去,早点送去当个学徒,好歹以后能有个生计。
詹元生的父亲说什么也不肯,他们一家虽说在族里很是受欺负,吃的不好,穿的破旧,可好歹族里不曾少了他们的吃穿。
要是把詹元生送去当学徒,他们这一支就再也没有上升的可能。
在詹元生父亲的心里,依旧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老派思想。
詹元生不想读书,却又不知道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直到有一天,詹家庄新开了一家商铺。
詹元生记得很清楚,那家商铺的老板是北方来的。
商铺的货架上堆满了来自北方的动物皮毛、山珍、桂花酒。
为了招徕顾客,商铺从老板到伙计全都站在门口,一手拿着果脯,一手拿着铜钱,吸引大人小孩过来围观。
庄里的很多小孩子都围在商铺周围,从商铺伙计的手里讨要些果脯、铜钱。
詹元生挤不进去,就只能站的远远的偷偷打量,暗自羡慕。
然后就有个商铺里的小孩子凑到詹元生身边,塞了一把果脯给他。
詹元生至今都还记得那些果脯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