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谷霖神色微显轻松,道:“岷洲地方偏僻地方小,人人却也单纯淳朴,来这里两三年,最高兴的,还是能结识你,我走了,多保重,记住以后别吃辣了。”
第12章 傲骨寒梅
易梓骞听到最后,想要出声挽留,沈谷霖看着他释然一笑,不再留恋,狠心扭头跨出门去了。
易梓骞见他走了,从木柜里拿出一个黑漆沉木匣子,打开后,把那青瓷瓶,小心翼翼放进软垫里,长叹一口气。
漫漫长夜,他心里有事,睡不安稳,想着惜别了一位友人,身边又少了一位能说的上话的人,从此更是寂寞寥寥,孤单似雪。
谷霖来时神色匆匆,明显是招惹了什么人,不敢与他明日里告别,也是怕牵连自己,恐怕那人权势滔天,背景深厚,才深夜赴来离别,又不禁担心起他。此时林妹妹体质瞬间附体,愁丝如病丝,来的快抽的慢,苦难说也。
一晚上辗转,竟是睁着眼睛看到了天亮。
今儿是易芸嫁人的良辰吉日,易梓骞顶着两个黑眼圈,梳洗喝药,淳儿一看他面色,差点要给他敷粉掩盖了,吓得易梓骞打起精神,连道不用了。
他来到府中正堂,宾客聚集众多,瞧来了这么一位俊美非常的少年郎,也是连连注目。
易鹤站在正堂两边等候,见他来了,招呼着让他过来。
新娘上轿子前需三次催妆,佯装懒得梳洗,不愿离家,易鹤道:“二姐马上出来,喜娘已经进去催了两回了。”
易梓骞颔首,不一会儿易芸身着大红凤衣,腕上一对鸳鸯金镯,脚上是红牡丹绣鞋,盖着盖头,由喜娘搀扶着盈盈出来了。大夫人从盖头下喂了一口八宝饭给她,意为反哺报恩。
旁边的一位老妇,拿着篓子把篓里的花生和红枣,沿着易芸走路的途径,一直撒到了门口。
易梓骞还是头一次见古代婚礼,尽管新娘子与他颇有嫌隙,还是兴趣满满的观看。
府外花轿子早备好,后面跟着乐队和礼盒队,两道人声鼎沸,都纷纷来凑个热闹,沾个喜气。
这时需兄长把妹妹抱上轿子,而易家大郎忙于生意,在外地抽不开身,只能由易鹤代劳了。他虽然是个书生,看起来单薄的很,却稳稳的抱住易芸,送至花轿上,此时新娘座位不得随意移动了,意为稳当。
仪炮响起,四人抬的花轿随着喜娘的一喊走起,便要把人送至新郎府上了。
大夫人瞧着花轿走远了,想着女儿已经是出阁的人,以后怕是难得回来了,心里更是难受,潸然落泪,易老爷见夫人垂泪抹绢,轻搂着回宅府安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