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芸赞叹道:“现在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可不多见啊,英奇真是好福气。”
此时在中国,生育高峰早已过去。现在,已有接近20的适龄青年选择独身,而在已婚的年轻人中,有35的家庭是无性婚姻,夫妻有性生活的婚姻中,又有51的家庭选择不生育孩子。
近年来,对于高学历或学历不高却取得了较高成就的夫妇,政府已从计划生育方针转向了鼓励生育的政策,包括减免税收,对夫妇二人都给予长达九十天的产假,却收效甚微。有鉴于此,政府在二十年前便制订政策,不但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而且可以生育孩子。不过,同性婚姻与异性婚姻在生育孩子的问题上基本没什么区别,学历越高的人反而越不愿意生。
曾经一度,三十八岁还未结婚的桂妙然也被认为是独身主义的一分子,没想到她现在不但结了婚,而且很快就打算生孩子。
桂妙然没跟任何人说过,她决定生孩子,有一大半的原因是为了英奇。
或许在这个世上,只有她了解这位被称为“国安教父”的人在内心深处一直存在的某种遗憾。
英翔自幼丧母,英奇为了自己在事业上的探索,从小就对儿子进行严酷的训练。如今,英翔的种种表现都表明了这种探索已经取得巨大成功。但是,英奇随即便发现,他却为此而丧失了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另外一些东西。当他知道这些东西已经永远地不可挽回时,他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隐隐的渴望。这种渴望日积月累,逐渐侵蚀着他的心灵,令他失去了很多很多。
桂妙然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她为英奇开出的药方就是再生个孩子,让这个孩子以正常的方式长大,从而使英奇可以享受到普通人家的天伦之乐。
至于英翔,她无能为力。
她很清楚,家庭心理学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就是夫妻对平凡的家庭生活感到厌倦,从而给婚姻带来危机。不过,她也知道,这样的家庭生活却是某一些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