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九章 帝国有力(求票票)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2674 字 11天前

“诺!”n

一位年岁稍长的中年男子近前,黑色锦袍多规矩,一礼而落。n

“如若高儿行事无碍也就罢了,若有碍,当及时匡正。”n

“水灾危及数十个县域,其势不小,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灾情控制住,将诸般事一一处理。”n

“所需种种,国府行署一一调遣便可。”n

“江南这里的谷物刚有收割不久,大体可以用得上一些。”n

“……”n

嬴政自案后起身,看向冯去疾。n

“陛下,老臣明白!”n

冯去疾颔首而应。n

“江南之地的常平仓已经在抽调粮草了。”n

“还好现在是夏日,否则,还要担心御寒之事,虽如此,一些御寒所需,也有准备不少!”n

周清亦是一言。n

大河、大江皆有大水流淌,很是迅猛,大河的灾情很大,大江也在祸及两岸的县域乡里之地。n

大江满溢,一条条支流的麻烦也有到来,近日来,总督府那里也有送来诸多文书。n

芊红那里,也已经做了各种准备之事。n

如李斯所言,一桩桩事情,虽不大,处理起来也不难,单单其事,影响还是不小的。n

水灾之事,动辄破灭一个个乡里,淹没诸多农田,县域稍差,亦是危机压来,万千人性命难料。n

……n

……n

“北面就是会稽郡了。”n

“那里是大江的下游之地,又是大江入海之地,这个时候反倒没有什么灾情传来。”n

将手边的军国政事一一处理,嬴政驭马行出营地,沿着临近不远的瓯江缓缓东行。n

相对于大河,大江这一次的水灾也有,放在平日里,不为小,同眼下的大河比起来,逊色不少。n

至于缘由?n

是因为江南的水系繁多,这里的人都习惯有水?比较擅长应对水灾?应该有一些。n

中原之地、关中之地……水系不显,纵然修建一些水利沟渠之事,关键时刻,不一定顶用。n

李斯先前所言这一次的灾情或是机会,可以将那些地方的许多水利再次梳拢一番,是一个好处。n

“会稽郡境内,每岁大体都会有一些小的水灾水患,不过,当地的县城都能很好的给予处理。”n

“再加上会稽郡有震泽之地,就算大江的水很多,通过一条条水系汇入震泽,继而引导入海,数百年来,自成一体。”n

“除非那里是突发的狂风暴雨,一下子超出震泽短时间所能容纳的极限,才会漫出震泽以及各条水系。”n

“……”n

于此。n

周清还是了解的。n

与其说会稽郡没有什么水灾消息传来,还不如说会稽郡那里对于水灾的标准不一样。n

同样的水事,放在别的地方是睡着,落于会稽郡,就不一定了。n

那里对于水灾的应对、处理自成一体,远非中原可比,更非关中可比,大江之水泛滥,其实不为紧凑,位于下游的会稽郡自可有序疏导。n

“会稽郡,是一处好地方。”n

“先前巡视淮水、江水之地的时候,也有行过部分之地。”n

“会稽郡,朕记得楚国的项氏一族根基就在那里。”n

“当初帝国灭楚,项燕为主将,对帝国造成不小的阻碍。”n

“项氏一族。”n

“先前从辰国之地传来的文书中,也有他们一族的记载,声势和力量都是不弱的。”n

“如今辰国不存,郡侯,你说他们会不会选择返回会稽郡!”n

“他们的核心族人虽离开了会稽郡,但……朕相信,会稽郡仍有不少他们的力量。”n

“……”n

嬴政笑道。n

在江南诸郡之中,会稽郡算得上最为繁华的郡县了,昔年灭楚的时候,帝国主力都在淮北、淮南之地。n

江东之地,只是派遣兵士前往追杀楚国余孽,以及接管许多城池,会稽郡也是那个时候纳入帝国麾下的。n

论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n

也是为此,扶苏当年在下相为事的时候,那些地方生出许多乱子,扶苏杀了不少人。n

赵佗在会稽郡为郡尉的时候,亦是杀了许多人。n

将帝国余孽杀光了?n

不足够。n

那些人不是好杀的。n

“会稽郡?”n

“他们这个时候返回会稽郡,无异于自寻死路了。”n

“也许,他们此刻或者接下来会去岛夷之地。”n

“从东瓯之地沿着以南偏东的方向行进七八百里,海域之上,可见一座不小的岛屿。”n

“那就是岛夷了。”n

“根据一些消息记载,那里约莫有箕子朝鲜的三分其一大,和会稽郡临近的彰郡大小相近了。”n

海棠趣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