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相信一点,大日有升起的一日,有明耀四方的一日,亦是有落下的一日。”
“谁也不能例外。”
“上古岁月,三代商周,还有千百年来的诸国岁月,皆是如此,纵有一时辉煌,也难以扭转沦亡的结局。”
“秦国,眼下固然无与伦比,天地六合,没有任何对手,没有任何敌人。”
“这样的势头可以长久?”
“难以长久!”
“难以长久,也是将来的事情,眼下……当顺势而为,当顺从秦国的力量。”
“当融入秦国之中,以秦国之秩序化入我等,我等也融入秦国,如此,才能更好的壮大。”
“才能更好的等待机会。”
“这一次中原水灾,派出一二棋子,协助郡县乡里救灾,可以试一试效果。”
“根据秦法,对于有功之人,秦国是不吝啬奖励的。”
“那就是机会。”
“有了机会,便可很好的壮大己身。”
“秦国眼下之势,难为。”
“那才是远谋。”
“一直站在秦国的对面,强行同秦国争锋,越发难为了,也难以有所作为了。”
“这一点,你等应该也能察觉。”
“箕子朝鲜之地,在辽东塞外多年,你等一位秦国不知道?以为嬴政不知道?”
“实在是,是否知道好像不为重要的。”
“重要的是,无论箕子朝鲜如何,无论嬴政有心里,辽东的叶腾稍稍出力,箕子朝鲜就破灭了。”
“连带你等逃往辰国之地,都难以避免破灭!”
“江南!”
“十多年来,江南的情形,你等应该也有所知,那里产出的粮草已经自给自足了,还能够供给九原大营为用。”
“实在是一处极其上佳之地。”
“还是如我刚才所言,无论接下来的事情如何,都要做多手准备。”
“除了协助中原的郡县乡里救灾之外,江南之地,也要落下人手,以为长远之谋。”
“尤其,江南极其缺少人手,是我等的机会。”
“我所言这些,你等可否明悟?”
“……”
“大哥,你……。”
“果然如此作为,那我等多年来的所作所为,岂非都是无用功了?岂非都是白白流血了?”
“岂非都是……。”
“唉,大哥,你所言道理虽是那般,可……魏国的王族后人,不只是我等。”
“我等的力量也非最强的,魏豹他们不一定同意的!”
“此事若为,是否……要好好商榷之?”
“……”
“法子不好用,自然要变一变!”
“魏豹他们?我已经文书知会了,接下来就知道他们所想了。”
“……”
“报!”
“大人,有密信传来。”
“……”
“嗯,密信?大哥,难道是魏豹他们的回信?”
大哥刚有说着魏豹他们回有消息传来,这就有密信文书到来了,观此,同兄弟相视一眼,靠了过去。
“不是魏豹那里送来的。”
“是另外的消息。”
“岛夷之地?”
“那是什么地方?”
“江南闽中郡外海数百里的孤岛,大小相若箕子朝鲜,项氏一族已经占据那里了?”
“楚国一些人也准备前往。”
“这个消息倒是有趣。”
“你们也瞧瞧。”
“……”
“岛夷之地,江南外海的一座岛屿,项氏一族占据那里了?项氏一族这一次的力量也损失不少。”
“他们怎么不回江东,去岛夷做什么,嗯,难道是嬴政巡视江南的缘故?”
“项氏一族的胆子还真是不大。”
“和箕子朝鲜差不多大小的海外孤岛,数百里之远?听起来不远,若是以大船前往,不会很容易。”
“楚国一些人已经准备前往了。”
“大哥,我等要不要也派人去?”
“……”
“岛夷!”
“你觉是诸夏好,还是岛夷好?”
“若然魏豹他们同意我的法子,岛夷可有可无。”
“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派人去瞧瞧。”
“项氏一族,从楚人得来的消息看,那些人多不喜项氏一族,觉项氏一族这些年来有些忘记规矩和礼仪了。”
“待他们前往岛夷之后,海岛不会有安稳之事。”
“这个消息既然楚国人已经知道了,我等现在也知道了,我猜……秦国大可能也知道了。”
“说不定就是秦国将消息放出来的,希望楚人之间内讧,希望我等也派出一些力量前往。”
“如此,过些年,便可如法炮制的仿造箕子朝鲜之事,直接将岛夷攻灭,将许多人的心力化为乌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