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莫颜依然不敢放松警惕,每天夜里都会把五兽放出来,就是白天也必须有两兽轮流在家里守着。
转眼间,就到了十月二十,这天是秋闱放榜的日子。
若是秋闱得中,就会有差役上门报喜。不过中举的不是一个两个,差役们要跑好几天才能全部通知到,所以有的人家等不及,就会早早去衙门守着,好及时知道自己有没有中。
莫颜也想去守着,被莫清泽阻止了,依旧悠哉的下棋看书,看起来丝毫不担心自己考不中。
全家最淡定的就数莫清泽,其他人却坐立难安,不住的跑去门口,垫着脚尖伸长脖子看,却一次次失望而归。直到到了中午,还不见差役来报喜,莫颜坐不住了,决定去城里看看,不然晚上一大家子别想说个安稳觉。
就在莫颜套好马车,正要牵着大红枣出门时,李燕神色激动地冲了进来,大声喊道:“报喜的人来了!报喜的人来了……”
莫颜大喜,竖着耳朵一听,果然听见院子外面传来“当当当”的敲锣的声音。她连忙拍了拍大红枣的脖子,示意它折回去,自己走到门外边,果见有两个差役骑着一匹马朝着莫家行来。
其他人也听到动静,也跑到了大门口候着,落在最后面的馨儿喜不自禁的拉着一脸无奈的父亲,一边走一边催促:“爹,您快点,您走快点。”
两个差役骑着马很快就到了莫家门口,响亮的敲锣声也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已经猜到这是报喜的锣声,俱是为莫家高兴起来。
------题外话------
亲们,前文有木有提过放榜的时间?返回去找没找到,担心把时间记错了,要是真写错了,亲们说一下,我改过来哈~谢谢啦!
☆、第249章 坑女的父亲,相了个女婿
两名差役果真是来报喜的,翻身下马后率先向莫颜这个郡君行礼,随后对莫清泽拱了拱手,道了一声“莫举人”,就拿出喜报恭恭敬敬地交给了莫清泽。
莫清泽神色淡淡的打开喜报,看到上面的名次后,眼里闪过一抹晦涩。
莫颜没有注意到父亲的异样,连忙凑过来看,当头就看到父亲的名字,紧接着就在下面看到了中举的名次 直隶一百零一名!
每三年一次的秋闱,京城范围内通常会在参加秋闱的数千名秀才中录取前两百名为举人。第一百零一名处在两百名的中间,不好不坏,只是依照这个名词,在来年的春闱上并不占优势。
要知道春闱是面向整个大楚的举人,大楚有十五个州府,每个州府录取的人数皆在两百名以上,能考中举人,谁会是头脑愚笨的?
除开少数没有把握、想再等三年参加春闱的举人,届时依然会有两千五百名举人同场竞比,争夺一百零三个进士名额,竞争力不可谓不大。
莫颜不清楚其他学子的水平,就没办法判断父亲取得这个名次是正常发挥还是发挥失常。不过,能够一次就中,在三千名秀才中考取前两百名,已经很不错了,成就了父亲的心愿。
至于春闱,就算来年不中,过三年还能继续,倒是不怎么紧要了。
莫颜客气的邀请两名差役入内休息,用些茶点再走。两名差役诚惶诚恐的以还要到其他人家报喜为由拒绝。莫颜没有勉强,就给两名差役各封了一个红包。
两名差役欢欢喜喜的接了,摸到荷包里沉甸甸的一坨,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些。
等走到半路,见四下无人,两人小心翼翼地解开荷包,发现里面竟然是五两的银锭时,喜得见牙不见眼,暗道新封的郡君果真大方,就算去下面几家报喜讨不找喜钱,也不亏领这跑路的差使了。
接下来,莫家又是门庭若市,前来道喜的村民络绎不绝,有些打算勒紧裤腰带送孩子入学的人家,更是把自家孩子领来,就为沾沾新出炉的举人的喜气,盼着孩子能变得聪明些,以后要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也能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