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本人既是召集者,理当提出几点建议,供诸位会商定夺,算是抛砖引玉。今日群贤毕至,皇亲国公朝中重臣皆聚于此,我们这些人要承担起责任来,不要推诿扯皮,不要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要认真的思考定夺。这是本人对诸位的期望。本人不希望到了这种时候,还有为一己之私,为朋党之利而阻挠推诿之事发生。”
张延龄的语气虽然平静,但所有人都感受到他这几句话中的威严。
“请大都督赐教,我等必当为大明江山社稷计,不敢有半点懈怠之心。”众人纷纷道。
张延龄微笑点头道:“好,那本人便开门见山了。本人认为,眼下有几件急迫之事需要定夺。第一件,便是我大明新皇的人选。你们当中有许多人都参与了杨廷和立新皇的闹剧,立汝安王为帝的闹剧你们都亲眼目睹,有的甚至还是协助者。我并不想计较这件事,毕竟那是杨廷和搞出来的手段,是挟天子以令天下的阴谋。我想说问诸位的是,汝安王这个大明皇帝你们觉得合适么?这场闹剧所立的皇上你们如今还能认可么?”
群臣之中有人脸上发烧,羞愧无地。在座超过一大半人都是参与了那场闹剧的。虽然内心觉得不合适,也知道是杨廷和操控的闹剧,但是当时迫于形势不敢反对,只能参与其中。此刻被点出来,当真是羞惭之极。
“大都督,本官惭愧之极。实不相瞒,本官参与了这件事,虽是迫于杨廷和这逆贼淫威之下而不得不为之,但我内心是不认可的。这件事为本人一生之耻。本官今日要说出心里话,汝安王为帝完全是杨廷和操纵的把戏,不能作数。汝安王本身不是大明新皇的人选。所以,汝安王这个皇帝,不能作数。”刑部尚书刘璟沉声说道。
“我等也认为如此,那是一场闹剧,怎能作数?新皇人选必须重新议定。”
“正是,汝安王即位是一场阴谋,逆贼杨廷和此举人神共愤,宜当废之。”
群臣纷纷附和道。
张延龄点头道:“好。既然诸位都这么认为,那便没什么好说的了。汝安王即位本不合法,倒也没有什么废之之说。实不相瞒,逆贼杨廷和的同党费宏,前日已经携汝安王和皇帝玉玺向我们投降。汝安王已经回归府邸,费宏已被羁押。玉玺已经还于内廷,交于司礼监保管。这件事倒也不必再提了。”
众人惊讶之极,原来费宏已经携玉玺和汝安王投降。听说汝安王失踪,还以为是杨廷和将他掳走,却原来费宏已然背叛杨廷和。玉玺既在,那便安心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先皇驾崩已经两月有余,大明无主,民心难安。所以这新皇的人选需要尽快议定,早安民心。这件事我想请定国公领衔,拟定人选,择日共同议定。”张延龄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