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各种瓷盒

只不过,不管盘子、碗,还是瓶子,在出海外销的瓷器当中,都算是大器型。

但是,这些是普品,而不普通的作品,自然是一些器型特殊的瓷器。

比如铃铛杯,铃铛杯亦称仰钟杯、金钟杯、磬式杯,杯式之一,流行于明、清时期。

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铃铛。

明成化、嘉靖、万历时期铃铛杯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

在“万历号”沉船之上,也曾经出水过铃铛杯。

只不过,在万历号之上,铃铛杯只有青花一种,分为有耳和无耳。

如明青花山水螭耳杯,卷云纹为饰,外壁画有山水、亭台、渔舟等图桉。

锐唇、敞口微撇、深腹、斜弧壁、圈足。

外壁近口沿处,及圈足各饰,以青花复线弦纹一周,底足青花单圈内为“大明成化年制”款。

这种铃铛杯胎体轻薄,青花发色澹雅,构图写实美观,意境雅致。

而这一次陈文哲打捞出水的铃铛杯,就不止是青花一种了。

当然,也许万历号上也不止是这么一种,但是其他杯子也许就全都碎了呢?

这一次陈文哲打捞的这艘万历时期的沉船,其内的瓷器碎裂的虽然也很多,但是整体保存下来的瓷器数量,还是要比万历号沉船要多得多。

这就让很多精品瓷器保留了下来,并且被陈文哲他们打捞出水。

陈文哲发现,接下来打捞出水的瓷器之上,寄生的海洋生物比较奇怪,虽然层层叠叠,却是有新有旧。

这个比较正常,但是有一些瓷器上面却只有新附着的海洋生物,这是因为人为搬动,让它们新近暴露出来的?

只不过,看这些瓷器的样子,怎么也暴露出来了三五个月,甚至是半年了吧?

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海洋生物附着在上面。

这种瓷器,看着到像是作假的海捞瓷。

不过,陈文哲还是能够轻易看出来,这些都是真品,不可能是人为作假的东西。

假海捞瓷多是将新瓷器装入网内,沉入海中经浸泡数月而成。

作伪者往往将装有瓷器的网,一端系牢在水面固定物(如趸船、浮标、网箱等)上,一端沉入海水中进行浸泡,以便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