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青花之王

到了成化时期,可以说此时的瓷器制作,达到了一个明代的高峰时期。

所以,现在想要彷制三秋杯,必然要先做好青花杯,其次做好青花秋葵杯,再做好葡萄杯。

等连高足杯上的艳色,也能够完美复制,那么在做艳色丰富的三秋杯,也就差不多了。

当然,如果鸡缸杯能够做的跟成化的一模一样,制作三秋杯也就差了一点整合能力。

一般人如果想要做这些杯子之中的任何一只,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就算是陈文哲,如果他没有作弊器,也需要事先收集了大量成华官窑时期的老瓷器。

当然,肯定不是完整器,因为能够找一些老普通物件、瓷片,已经很不容易。

之后肯定要对胎釉进行研究,并经过多次的胎釉烧制实验,最终确定制作这些瓷器的原材料。

明代成化的瓷器,肯定是以景镇地区的高瓷土作为原料。

jdz高瓷土,自古以来名扬天下。

其不可再生、不可回收利用,珍贵至极。

如今更是因长期开采而愈加稀缺,寸土寸金。

特级的高瓷土,白色细腻,烧制成瓷后胎质洁白细腻。

这种烧制出的白釉,柔和表里如一,杯体轻薄透光,注入茶汤更显茶色。

之前陈文哲说的五只十亿杯,均胎薄釉润,还来源于历经千辛万苦还原出的古青花料——苏勃泥青。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一点,明代的苏麻离青料,跟元代的用到是不同的。

虽然明代早期,因为战争从元代接收了一些波斯的苏麻离青料。

但是后来使用的苏麻离青,肯定是从东南亚得到的。

这是陈文哲经过长期研究,最终证实的。

当然,这一点不止是他注意到了,其实很多高手,都有这种想法。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郑和下西洋以后,由于海路交通的拓展,促进了我国瓷器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