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白釉枢府瓷,就是由朝廷设置的“浮梁瓷局”监造。
在元代卵白釉瓷中,还有印有“太禧”铭文的,这是太禧宗禋院(元朝专掌朝廷祭祀机构)定制的用瓷。
由此可知元朝统治者,对卵白釉瓷的钟爱。
陈文哲认真的找了一下,他还真发现了几件精品。
特别是其中的“元卵白釉印花云龙太禧盘”,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这只大盘的盘心印云龙纹,内壁印缠枝莲花,上托八宝,纹间印有对称的“太”、“禧”两字。
除了这只大盘,还有相同系列的白碗,这应该是一直“元卵白釉印花折腰枢府碗”。
这只碗的碗口沿外撇,腹壁上部稍斜直,下部大幅内收折腰。
这种别致的造型,大概更适应骑在马上饮酒喝奶时,手对碗的把握。
碗的内壁模印缠枝莲花六朵,花间相对印有“枢”、“府”二字,内底印四朵莲花。
这只少见的“枢府”瓷折腰碗,高77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63厘米,敞口,斜腹,折腰,圈足。
此器采用印花工艺在内腹壁为一周回纹,在回纹对应处印有“枢”、“府”二字。
回纹下为一周连体花瓣纹,折腰处与内底形成一个斜圆地。
内印云龙纹,龙纹小头,鹿角,无发,细颈,躯体瘦长有力,三爪。
龙体身披火焰纹,昂首曲身腾飞于祥云之中,气势恢宏。
此云龙纹与元青花的云龙纹造型基本相同。
器外壁腹部显露一道弦纹,将腹部分为上下两层。
腹壁见拉坯旋纹,体施卵白釉,釉色呈鸭蛋青色,釉层失透,釉面莹润。
圈足厚实,无釉,足端平切,外削一刀,内壁微外斜,底心有旋纹及乳钉状。
元代卵白釉的出现,为烧制青花、釉里红奠定了基础。
虽然它让位给了青花瓷,但它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依然为人们所赞美。
元代“枢府”瓷器因传世品极少,故在国内外艺术拍卖会上极少露脸。
它的市场价位,仅能以宋元青白瓷和明甜白釉瓷的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