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下部有轮状出沿,内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匀净。
这种俗称净瓶的器物,实际上是属于“军持”的一种。
这种东西本为印三民族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具,后来被佛教徒赋予宗教涵义。
主要用于贮水,以备云游四方时饮用、净手或饭后漱口。
军持大致上可分为两口和单口两种类型,质地有陶瓷、金属等。
瓷质单口军持,从五代至清代皆有烧造。
其基本特征是小口,长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颈部有轮状出沿。
元代江浙龙泉窑烧造的这种青釉净瓶,因其外形像个“吉”字,因此人们常称之为“吉字瓶”。
元代龙泉窑青釉净瓶发现不少,但像这件净瓶这样体大且釉色精美者殊为少见。
其实在古代,这样的军持在西北方的佛教之中更加盛行。
其中最出名的一件军持,应该是出自九层妖塔的黄金净瓶。
那只瓶子还是很漂亮的,特别是圆圆的肚子上的那种弧度。
“西边还是很有潜力的。”
有了一次大收获,让陈文哲对于考古,有了浓厚的兴趣。
不说其他,就说九层妖塔,就绝对不简单。
还有,既然有一座九层妖塔,那么会不会还有第二座?
答桉是肯定的,因为任何一个王朝,都绝对不可能只有一个王侯,怎么也要二世而亡吧?
比如所谓的九层妖塔,就不是单纯的一座王墓,而是一片墓地。
这样的墓地,只要找到一次,就是很大的收获。
有时间,陈文哲还真想去看看,也许通过那座九层妖塔,他能够发现更多的古墓。
《鬼吹灯笔下的“九层妖塔”,刚开始只是传说。
可是,当传说变成了现实,那就有意思了。
这座以血渭一号大墓为原型的古墓,引发了热烈讨论,其中仍旧有很多秘密值得进一步探索。
这个被世人熟知的“九层妖塔”,其真实学名“血渭一号大墓”反而知道的人很少。
之所以叫“血渭”这个名字,是由墓葬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