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康熙八大码

美人醉和其他红釉不同,仅仅是工艺上的操作变化,就已经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了,如今依然深受喜爱。

这么好的技术,自然没有人想要让他失传。

所以除了我国在五几年就开始研究之外,在零六年的时候,曾失传于清康熙年间的陶瓷技艺“美人醉”,就再现故宫。

捐赠者,是来自弯弯的已80岁高龄的陈左导老人。

当时那件精美的陶瓷品,填补了故宫收藏近现代陶瓷的一项空白。

因烧造条件完全相反,陶瓷“美人醉”技艺失传之后,就很难复烧。

陈左导经过数十年的苦心研究,终于“再现”了这项“神奇”的技艺。

那次捐献的为他零五年,年初烧制成功的一件“美人醉”作品。

古代美人醉作品故宫也有收藏,但像那件作品一样呈现铜红、铜绿两色混合状态的却不多见,所以更加出名。

高温铜红釉“美人醉”又称“桃花红”,是陶瓷烧造技术的一种。

而运用该技术烧出的陶瓷,因局部有未被还原的二价铜离子而呈现绿色斑点。

清代洪亮吉曾以“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来赞美这种釉色之韵致。

将陶瓷釉烧成红色,窑内需要大量的烟。

而烧成绿色,又一点烟不能有。

因为极为矛盾的条件,所以“美人醉”很难烧制成功。

所以这也一直是世界陶瓷界,公认的一项技术难题。

陈左导经过近三十年尝试,才使这种技法“失而复得”。

这任何一种技术,只要认真研究,里面都有着很多难点。

就像是美人醉,它的烧制技术,就跟青花釉里红差不多。

美人醉是红釉和绿釉冲突,而青花釉里红是青花和釉里红冲突。

再有,美人醉是铜红釉的红、绿两种釉色,同时显现,这也对于温度的控制有极高的要求。

所以,这种瓷器存世的数量很少,而国内更少。

面赛桃花的美人醉瓷器,其实最出名的还是康熙豇豆红八大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