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四章父乙鼎

到了仲春时节,还要由天子举行专门的开冰仪式,祭祀过程中需要祭祀羔羊。

由此可见,哪怕对于贵族阶级来说,冰块也是十分难得的。

一般而言,诸侯、公卿大夫一类的才享有使用冰块的权力。

对于古人来说,铜冰鉴恰好相当于那个时代的“冰箱”。

也许这些东西在古代王室之中,比较流行,所以只要是王侯墓中,好像都有一只青铜鉴。

要不然这里不会出现这么多件青铜鉴,也就是说,每一件青铜鉴,都代表着一座古代王侯的大墓?

这幸亏是在解放前挖的,要不然,这摊主一家子都得吃花生米!

不过,人家支撑了下来,把这些宝物流传到了现在,那就是他们的福报了。

越是翻看照片,陈文哲越是感慨。

在一百多年前就能有心思保护这些古董,这位摊主的家族不简单。

很明显,他们找到的鼎和簋不少,绝对不可能只有九鼎八簋。

这也就怪不得他们,居然把一套的九鼎八簋,堆积在一起拍照。

此时,陈文哲已经又一次看到了一套七鼎六簋。

这一次也许是因为数量比较少,他能够看的更加清楚。

所以,照片之中出现的鼎和簋,陈文哲都清晰的看到了上面的铭文。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出土的很多,鼎和簋也不算多么少见。

其中十分着名的也不少,像是天亡簋、德方鼎、宜侯夨簋、小盂鼎、何尊等,都是西周时期的重器。

像是小盂鼎这样的青铜器,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其上铭文。

而眼前影集之上的青铜器,之所以不出名,也不过是因为没有人看到,也没有人通过它们之上的铭文,研究出什么来。

陈文哲知道,只要这些东西曝光,很快就会造成极大的轰动。

就算东西不曝光,只是铭文拓印出来,也能引起极大的轰动。

看来这一家对于这批青铜器的保护工作,做得很好。

看了看周围,出现的青铜鼎和簋,都没有几个铭文,再就是其他的一些铭文很少的青铜器。

这么一对比,那辆体型巨大的铜马车,反而算不上什么。

感觉还不如看照片收获大,陈文哲的脸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