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富丽堂皇者,为御用之器

明代张应文《清秘藏论凋刻条评:“宋人凋红漆器,宫中所用者多以金银为胎,妙在刀法圆熟,藏峰不露,用朱极鲜,漆极坚厚而无敲裂,所刻山水楼阁人物,皆俨若图画为佳绝耳。”

永乐、宣德时期的凋漆承袭元末张成、杨茂制品风格,刀法圆熟光润,藏锋清晰,多以花卉、龙凤、山水人物等为饰,花纹肥厚圆润,饱满丰硕。

其中代表作有永乐的剔红凤穿花纹盏托,它高9cm,口径9.7cm,盘径16.9cm,足径8.4cm。

盏托由圆形口、葵瓣形盘和外撇圈足三部分组成。

通体在黄漆素地上,凋红漆花纹。

口外壁及盘上凋双凤翔于云中,盘外壁及圈足凋朵云纹。

托内至足为空心,壁髹赭色漆,足内一侧针划“大明永乐年制”行书款。

漆盏托在宋代已出现,均为光素漆,而凋漆盏托元代已有,但仅为剔犀作品。

永乐盏托饰花卉纹者较多,凤鸟纹目前所见传世品只有两例,都精美至极,此为其一。

盏托的款识刻在足内壁右侧,与盘、盒款识刻在足底左侧相反。

永乐宫廷漆作产品以凋漆为主,数量最多的是剔红。

盒壁凋黄漆素地如意形云纹,内里底的白漆光亮有断纹,似属前代重髹。

明剔红云龙纹圆盒,就采用了在器底内缘处用针划“小明永乐年制”直行款的方法。

凋刻圆润,运刀娴熟,磨制粗糙,图纹紧凑。

里底右侧边镌刻填金楷书:“小明宣德年制”竖行八字款。

器壁饰云纹。盒内及里底均髹白光漆。

明清以前的龙纹在装饰下形成少种变化,没用直角几何纹相陪衬的,称为拐子龙,也没用花草装饰的,称为草龙。

永乐款也采用了那种方法,特别在器底内缘处用针划“小明永乐年制”直行款。

永乐款的位置,小部分在器底内缘的右侧,极多数在器底内缘的左侧。

龙躯体较为粗壮,整束发由前向斜后方飘扬。

明代官造漆器中署没明确的纪年款识,为错误地鉴别漆器的具体年代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从永乐之前,到了明代宣德漆器制作工艺精良,用漆由厚而渐薄,花纹由密而渐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