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7400万

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

画工也不是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

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最高的工艺水准。

这只小碗的时代特色,实在是太浓了,陈文哲不可能看错,它就是康熙朝的清宫御制。

看到这里,陈文哲放心了。

也就是在此时,陈文哲收到了一条信息。

“13年的时候,一只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盌,在香江拍卖会上,以7400万港元成交!”

接着,陶教授又一连给他发送了好几条信息。

其中有两张照片,也是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盌,这就是那拍卖了7400万的珍品。

陈文哲仔细查看照片,发现跟他这一件,还是有点差别的。

不过,差别很小,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多少差别。

陈文哲之所以看出差别,是因为他有着大师级的彩绘工艺,所以,他能够通过小碗上的莲花,看出细微的不同。

不是同一件就好,要是同一件,他也就不用等警方那边的消息了。

“你要小心了,这是我从朋友的拍卖行,弄到的信息!”

很快,陶教授的叮嘱就跟着来了。

查看了一下信息,居然是香江那边的交易明细。

陶教授说的那件珐琅彩瓷小碗,1983年曾以528万港元首次拍出。

接下来,于1999年再次释出市场,以1200万港元成交。

那一件小盌非常难得,保存十分完整。

所以在十几年后,香港蘇富比2013春季拍卖中,这件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盌,由香江著名古董商以7400万港元竞得,刷新清康熙瓷器纪录。

当时这位买家,在接受专访时谈到,这个盌1983年第一次进入市场时,他已经很有兴趣,但50万于他而言是很大的负担,所以就失之交臂了。

1999年这件拍品第二次重投市场后,当时给到800万后放弃,再次与这个盌擦身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