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略大于盏口,盖沿有三个等距离的外卡。
盖顶有一个圆形捉手,盖面和盏口下饰云纹、绹纹、勾连雷纹、蟠螭纹等。
打开盖子,发现盏内放置配套的金漏匕一件,它方柄圆身,器身镂空变形龙纹。
这东西就像是一只金勺子,长13厘米,重56克。
这一件金盏虽然相比那件金壶,制作工艺简单了点,但是,规格却一点都不低。
这种金盏是仿铜的金制容器,能使用这种等级的金器,墓主人的身份肯定十分特殊。
当然,尊盘肯定也不简单,这里出现的这一件,肯定是青铜器。
之所以叫尊盘,肯定是因为这东西看着像是尊,而又有一件配套的盘子。
原则上来说,这像是两件青铜器,但只是看了一眼,陈文哲就知道,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尊盘。
它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曾侯乙尊盘,肯定是没法比的,不管是工艺、个头、造型,都没法比。
但是,这确实是一件尊盘。
曾侯乙尊盘是失蜡法的标志作品,被誉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
这件铜尊上34个部件,经56处铸接、焊接而成。
陈文哲眼前的这一件,肯定不是那么复杂的工艺品。
但是,这件尊体上也装饰了九条蟠龙、九条蟠螭。
相比曾侯乙尊盘上的三十二条,总共六十多跳的龙纹,这一件尊盘就差远了。
看了一圈,也没发现铭文,这让陈文哲有点失望。
人家曾侯乙尊盘的颈部,刻着“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
从铭文可知,尊(酒器)和盘(盛水器)是曾侯乙生前的用器,合称曾侯乙尊盘。
这一件之所以能叫尊盘,肯定也是沾了曾侯乙尊盘的光。
要是先前没有发现那一件,陈文哲也不可能知道这种东西叫尊盘。
当然,古代也许就不叫这个名字,但是传承到现在,现代人叫什么,古人也没法管!
陈文哲能看出来,这东西也是采用失蜡法铸造的。
这一件尊盘的工艺,肯定没法跟曾侯乙尊盘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