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补釉的瓷器,也肯定也不是一般的瓷,遇到了自然不可轻视。
有了补釉这一说,就又有补题文、补绘画的。
补釉货,多与历史上的大名人、大事件有关。
惜,前人无力研究,而造成瓷史上的一些空白。
特别是一些高古陶补釉的,玩者当宝,后人当草。
对于烧窑,陈文哲可是真懂,既然两个老头把技术向着烧窑靠拢,陈文哲自然也就会稍微露一手。
对于烧窑,他最厉害的是控火。
而控火不行,就会出现次火。
这种现象又叫欠火工,即窑火温度不足。
因欠火,会使瓷器相应地出现差异,如色彩,硬度,瓷声等方面。
常有人将次火瓷,当仿品判断。
另有工艺设计的低温瓷,也会如次火瓷。
例如黄土胎的北宋哥窑,若是温度高了就变成灰胎了,也就失去黄土胎的神韵。
完整的次火瓷是很少见到的,其自身半生不熟的,易损。
如遇残器,一看断口就明白次火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说的已经不是古董的特征,而是涉及到了真正的技术,特别是烧窑的技术。
烧窑两位老人不太擅长,但是他们擅长回窑、窑补。
这已经涉及到修复,所以他们干脆就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引。
景镇那边最不缺的就是瓷器,而古董之中最多的还是残器。
遇到了残器,自然就要修复。
既然说到回窑,那修复瓷器就不能不说,而且这也是一个大项。
陈文哲笑容满面,他修复的龙泉青瓷,已经进入大海市博物馆了啊!
不过,交流嘛,取长补短,谁也不敢说,自己就一定什么都懂。
这一点先前两位老人已经证明给他看,所以他也不敢小觑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