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无穷变幻的釉色

工匠们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以及产生特殊的色彩,经过对各种金属矿料比例的调配,在这些釉色的基础上,又成功地烧制出了褐红、橙黄、淡青、翠绿、深绿、天蓝、赫色、茄紫等色彩。

而这些釉彩之间相互流淌交融,就创造了唐三彩艺术辉煌华丽的时代风格。

当然,这些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怎么调配釉色,又是在怎么样的窑温之下烧成,还是很需要经验的。

比如什么样的釉色互相交融,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两种颜色融合,就会形成新的颜色。

这多变、复杂的颜色,在釉料交融、流淌的过程当中,也会形成这种变色效果。

在这里,经验就很重要,也最能体现出交错、间错的釉色,最终会形成什么样的独特彩陶。

最终烧制出成品,就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

而在这个时刻,你才能真正知道,交错、间错的釉料,最终会形成什么样的复色,最终有兼具什么样的颜色。

这才是三彩陶器最精彩的一面,因为在出窑之前,任何一件作品,最终会烧制成什么样,谁也不能说清楚。

这就是釉色多,最终产生的效果,而就因为釉色多,施釉也不简单。

唐三彩的施釉方法,常用的有两种,即分区施釉法和点彩施釉法。

分区施釉法是在不同部位涂上不同的釉色,几种釉色同施在一件器物上,釉色之间的组合和交融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效果。

点彩施釉法,是用毛笔在器物的一些部位,点上大小一致或不一致、或点状、或块状的点,或带状线条。

有的排列整齐,有的自然随意。

经过高温熔融,釉彩的流串和交融,形成奇幻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虚虚实实,斑斑驳驳,如晚霞,如梦境,形成一种自然天成的美术风格。

而做到了这种境界,一件件唐三彩的制作,也只是差不多完成了百分之九十,最后的关键一步,就是入窑烧制。

当然,因为烧制条件跟瓷器不同,所以一窑之中,只能全是唐三彩,毕竟这个烧制的温度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