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技术,新文化,往往是由古文化演变而来。
仿古的本质,除了让古文物得到修复,也是要利用仿古的技术,来创造出新的作品。
为师者,为匠者,需要做的不仅是提高自己的技术就可以,同时也要提升艺德。
德艺双馨,以德为本,一心扎根于技术,扎根于作品,才能创造出更好的艺术品。
而不是持艺傲物,打乱市场。
就像是黄老,从事陶瓷艺术工作五十余年,以一人之力成为我国仿古瓷第一人。
他的作品也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追捧,毕竟他擅长青花釉里红、宋影青刻花、元青花、粉彩等。
其仿古作品被称为“黄窑瓷”名扬四海,是名副其实的当代官窑。
如果他要不在自己作品上留名,如果这些作品流入市场,那造成的影响就大了。
“所以,以后我的作品,也要留下名字了!”
做完了一件瓷器,只等入窑烧制之时,陈文哲有点自得的道。
经过几次试烧,陈文哲感觉这一次应该是稳了,所以他有点飘。
他已经根据那些前辈的经验,试验了好几次。
因为他有着完整元青花的烧制工艺,所以试验的次数并不多,但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
也是因为这个,他才会这么自信。
这一次他做的是一件鬼谷子下山图罐,之前烧制的也全是这种大罐。
只不过,不是鬼谷子下山图罐,而是一些牡丹罐、云龙纹大罐等等。
现在感觉鬼谷子下山图罐,应该是能烧制成功,陈文哲就不想继续做大罐。
因为,他就不想继续做这种仿制工作了,他也需要一点创新。
只不过在创新之前,他需要寻找到他擅长的一方面。
也是在做元青花大罐的时候,陈文哲突然意识到,他原来做过不少的牡丹纹的作品。
其中就有牡丹纹的大罐,还有一些釉里红大罐,对于画牡丹,他还算擅长。
之前他的一次小突破,也是在纹饰之上突破的。
只不过那是大雁的变形,而这一次,他直接做自己最擅长,也最喜欢的纹饰品种,也就是牡丹纹。
如果是创新,自然就不用太过理会前人的习惯。